(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i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教材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实行什么制度?(2分)
材料二:
(2)图①取得“凤阳四年跨了四大步”成就的是什么主要原因?指出图②代表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的字母。简述图③与图①、图②的关系。(6分)
材料三: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共十八大报告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的是什么治国之路?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在国家发展道路探索上是什么态度?(4分)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 赵嘏
(1)以上诗句反映了唐朝实行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个朝代?
(2)唐朝时期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有哪些?
(3)唐玄宗时,新科进士主要考什么内容?
(4)这种制度对唐朝有什么影响?
唐朝具有繁荣和开放的特点,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许多国家还有“唐人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唐太宗的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2) 大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该诗描写了唐朝哪位统治者前期的景况?请你概要描述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经方面的状况。
(3)请说出唐代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两位历史人物并简述其精神。
材料阅读:
“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1)、隋氏指。
(2)、“隋氏作之虽劳”一句中,“作之”指的是。中心是由哪四段渠组成
(3)、简要说明“后代实受其利”。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请回答:
(1)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进入新时期后,我国政府在农村进行了怎么的改革?其结果如何?
(3)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如何进行改革的?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就业观念?
(4)我国现有五个经济特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请具体说明。
(5)综上所述,我国探索出了怎样的建设道路?
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
(1)建国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一部法律文献是什么?这一
文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在探究中,同学们发现1954年是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史上关键性的一年。请你结合有关事实进行说明。
(3)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进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新中国成立后,哪一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了空前的破坏与践踏哪一次会议后我国又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
(4)你准备通过什么方式展示同学们的探索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