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是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证明,“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十年“文化大革命”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
(2)根据材料指出“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后果。
(4)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贵州黔西南州卷)(2015·贵州黔西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15亿人口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使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材料二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80%的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及除美洲大陆和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大部分区域,直接军费开支占交战国国民收入的60%——70%。据不完全统计,“二战”部分参战国死亡人数达7000多万人。
回答:
(1)结合两则材料分析,归纳出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共同影响?鉴于战争影响,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意识?
(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可能性大吗?(只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2015·湖南衡阳)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数据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30多个
15亿人口
3000余万
3400多亿美元


(1)依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来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
(2)《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组织的建立?此后,签署宣言的国家加强了政治上的互相合作,军事上的互相配合。请各举一史实。
(3)中国史《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之一,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试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内意义。
(4)就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请谈谈你的看法。

世界格局总是在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博弈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加速了哪一场世界性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的国际体系是什么?
(2)图二中的现象出现在怎样的世界格局之下?
(3)图三中现象的发生对世界体系和世界格局各有何影响?表明世界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4)综合上述问题,指出影响世界格局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重要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它让共产主义运动从幽灵变成了一轮喷薄欲出的朝日。
——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王学东
材料二巴黎公社是一次悲壮的失败,失败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就一条,就是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同学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这样一个程度。……马克思对巴黎公社做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开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耕
材料三公元1917年11月7日,晚上9时40分,起义前线指挥部下达命令,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52毫米口径的空包弹被推入炮膛,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攻打冬宫的信号发出了。听到炮声,士兵、工人赤卫队潮水般地冲进冬宫。
——摘自《正道沧桑》
材料四 1927年,中共发动的城市武装起义屡遭失败,想在反动势力强大的大城市中,通过斗争取得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而农村地区敌人力量相对薄弱,革命力量更容易在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带生存下来。毛泽东等决心另辟新路。
——摘自《正道沧桑》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对哪一部经典著作的赞誉?这一经典著作的作者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2)材料二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3)材料三的描述与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指出这一历史事件的领导者和首先爆发的城市。
(4)举出一例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在城市发动的武装起义名称。材料四所提毛泽东另辟的中国革命“新路”是什么?
(5)从上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过程谈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广西贺州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

时间
发明者
国家
发明成果
1782年
瓦特
英国
改进蒸汽机
1825年
史蒂芬孙
英国
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1866年
西门子
德国
发电机
1882年
爱迪生
美国
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
1885年
卡尔·本茨
德国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试制成功
1903年
莱特兄弟
美国
飞机
1876年
贝尔
美国
电话机
1894年
马可尼
意大利
无线电报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材料来源[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互联网在世界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网络聊天、网上购物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够与其他人沟通并享受服务。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与第一次相比取得哪些重大突破?
(2)材料二反映出美国制造业出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