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挪树
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一息 风姿飘_____ 有声 丰_____ 秀
(2)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4)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红词的意思。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 骇人。( )
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
(5)最后一段中,画“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概括。
①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玩出了名堂》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
他突然想到
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
会怎么样呢
他一试
啊
不得了
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他用显微镜()水,()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的多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在方框中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把“看见”“观察”“发现”三个词语正确地填入括号中。
列文虎克是怎样做成显微镜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文中的“玩具”是指 ,“居民”是指 ,“小人国”是指
你认为列文虎克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中你收到什么启发。
阅读《蜜蜂》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飞到哪里,它()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那些被闷 (mèn mēn)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jī jǐ)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侧、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挎)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天填空。
因为……所以……无论……总是……虽然……但是……选择正确的读音和字打“√”。
把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但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蜜蜂飞回来了,小女儿十分 ,可以从 这些地方看出来。
阅读《花钟》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
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我知道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时因为________________。
疑问句有三种(1)一般疑问句,提出问题不回答;(2)反问句,答案就在问题中;(3)设问句,先提问题,然后自己回答,画---的句子属于()
把“——”的句子用“因为……所以……”重新改写成一句话。
阅读《太阳花》回答下列问题
我喜欢太阳花,它是夏天里常见的一种最普通的花。
太阳花的茎有红色的,有绿色的。那茎很嫩,似乎用手一掐就会冒出水来。
太阳花的叶子很特别,小而厚,叶表面像涂了一层薄薄的蜡,光洁、碧绿。
太阳花的花朵颜色格外鲜艳,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金黄若金,而那粉红的就像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花朵并不大,多层花瓣的自然娇艳,单层花瓣的更是那么俏丽,真讨人喜欢。
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日晒、风吹、雨淋,那样子总是蓬蓬勃勃的,只掐下一枝小小的茎,插在泥土里,不久就会生根开花。从文中找出与“洁白如玉”的“如”意思相同的三个词写下来。
() () ()短文先写太阳花的 ,再写太阳花的 ,最后写太阳花的 。
短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 。
作者为什么喜欢太阳花?
简单地写你喜欢的一种花的两三个特点。
阅读《秋天的雨》片段,完成练习。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它把红色的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
(),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求雨里频频点头。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根据拼音,在文中的()里写出恰当的词语。
给第二段的括号里加标点符号。.
文中有一个形容色彩鲜艳繁多的词,这个词是 。
选文的第一段写秋天的雨 __________;第二段写秋天的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第一段中找出一个比喻句滑上~~~~~~,找出一个把秋天的花或果当作人来写的句子画上“---”。
为什么说:“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一说
文中把 比做小扇子,把 比做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