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语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是( )
①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
②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
③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④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
史观不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也不相同。(一)不同的史观有:①文明史观;②革命史观;③现代化(近代化) 史观; ④社会史观。(二)下面是对辛亥革命的不同评价:甲说:“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乙说:“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丙说:“辛亥革命推进中国历史发展的文明进程。”丁说:“辛亥革命影响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甲 | B.④——丁 |
C.③——丙 | D.②——乙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A.人民政治上翻了身 |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
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主张 |
D.标志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
太平天国《资政新篇》的下列内容说明了()
《资政新篇》 内容 |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
兴办保险事业 |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
太平天国运动既反封建又反侵略,其根源在于 ( )
A.中国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 B.它代表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 |
C.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D.它属于当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