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要求的是( )
A.用分液漏斗分离醋酸和水的混合物 |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
C.用10mL量筒量取7.5mL稀盐酸 |
D.用容量瓶配置溶液过程中定容时发现蒸馏水稍微过量,可用胶头滴管吸出少许 |
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 |
B.该反应热ΔH=+(a-b)kJ·mol-1 |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 |
下列关于能量的变化及反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 |
B.有些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有些化学键断裂时放出能量 |
C.新化学键的形成不一定放出能量 |
D.有热量变化的反应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
分析下表中的四个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气和丙烷的燃烧热分别是
“嫦娥一号”发射火箭燃料 |
液氢(H2) |
①2H2(g)+O2(g)![]() ②2H2 (l)+O2(l) ![]() |
北京奥运“祥云”火炬燃料 |
丙烷 (C3H8) |
③C3H8 (l)+5O2(g)![]() ④C3H8(g)+5O2(g) ![]() |
A.571.6 kJ·mol-1,2 221.5 kJ·mol-1
B.241.3 kJ·mol-1,2 013.8 kJ·mol-1
C.285.8 kJ·mol-1,2 013.8 kJ·mol-1
D.285.8 kJ·mol-1,2 221.5 kJ·mol-1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
D.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1)△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
A.△H1>△H2>△H3 | B.△H1<△H3<△H2 |
C.△H1<△H2<△H3 | D.△H1>△H3>△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