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铁与盐酸的反应:2Fe+6H+=2Fe3++3H2↑ |
| B.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CO32-+2H+=H2O+CO2↑ |
| C.向氢氧化铜中滴加硫酸溶液:H++OH-=H2O |
|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Cu2++SO42—+Ba2++2OH— =Cu(OH)2↓+BaSO4↓ |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Ⅰ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O2的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 B.图Ⅱ研究的是t0时刻通入氦气增大体系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 C.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
| 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
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MgSO4(s) + CO(g)
MgO(s) + CO2(g) +SO2(g) △H>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 选项 |
x |
y |
| A |
温度 |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 |
| B |
CO的物质的量 |
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 |
| C |
SO2的浓度 |
平衡常数K |
| D |
MgSO4的质量(忽略体积) |
CO的转化率 |
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盛有足量的A,通人气体B,发生反应:
A(s)+3B(g)
2C(g)+ D(g);ΔH<0,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达到平衡。若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与加入B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保持压强不变,降低温度时,图中角度a将变小
B若增大压强,缩小容器的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若保持压强不变,再通人B,则再次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D平衡时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在温度500℃时发生反应:CO2(g)+ 3H2(g)
CH3OH(g)+ H2O(g)△H<0。CH3OH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反应开始到10分钟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15 mol/(L·min) |
| B.从20分钟到25分钟达到新的平衡,可能是增大压强 |
| C.其它条件不变,将温度升到800℃,再次达平衡时平衡常数减小 |
| D.从开始到25分钟,CO2的转化率是70% |
温度为T时,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PCl5,发生PCl5(g)
PCl3(g) + Cl2(g)反应。反应过程中c(Cl2)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在0 ~50 s 的平均速率v(Cl2) =1.6×10-3mol/(L·s) |
| 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 0.025 |
|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则该反应的ΔH <0 |
| D.反应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1 mol PCl5,该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0.1 mol/L<c(Cl2)<0.2 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