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证明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Cu片放入Fe(NO3)3溶液中,观察到Cu片逐渐溶解,溶液由黄色变为蓝绿色,由此甲同学得到Fe3+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结论。
乙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Fe(NO3)3溶液具有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也能氧化Cu”,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已知:
水解反应 |
平衡常数(K) |
Fe3+ + 3H2O ![]() |
7.9 × 10-4 |
Fe2+ + 2H2O ![]() |
3.2 × 10-10 |
Cu2+ + 2H2O ![]() |
3.2 × 10-7 |
请回答:
(1)稀硝酸和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请利用所提供的试剂,帮助乙同学完成实验方案设计。
试剂:0.5mol/L Fe(NO3)3溶液、Cu片、精密pH试纸(0.5~5.0)、稀硝酸
方案:
。
(3)丙同学分别实施了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并在实验过程中用pH计监测溶液pH的变化,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甲同学的实验方案 |
溶液逐渐变成蓝绿色, pH略有上升 |
乙同学的实验方案 |
无明显现象,pH没有明显变化。 |
①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导致实验过程中溶液pH略有上升的可能原因是
。
(4)请你设计更简便可行的实验方案,帮助甲同学达到实验目的:
。
氨分子的电子式为①,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氨水中存在的分子有③,如果将收集的一试管氨气打开塞子,倒置于含有酚酞的水中,现象是④,将试管中的溶液倒掉⑤(填“几分之几”),加热,同时试管口上方放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⑥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⑦。
硅酸盐可以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许多含氧酸及其盐均可以类似地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请按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的规则改写下列物质:①
②
③
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
A.O2和![]() |
B.![]() ![]() |
C.CH3CH2CH2CH3和![]() |
D.![]() ![]() |
(1)组两种微粒互为同位素;
(2)组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组两种物质属于同系物;
(4)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5)组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几种典型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等,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
①由乙烯制氯乙烷: ,属于 反应;
②由苯制取硝基苯: ,属于 反应;
③由苯制取环己烷: ,属于 反应;
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2)写出B、D化合物中官能团的名称:B中含官能团;D中含官能团;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