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蝶恋花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杜宇”即“杜鹃”,叫声凄惨。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也出现了它的身影,“其间旦暮闻何物?               。”
赏析上片“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中“系”字的妙处。
本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出词人何种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 永贞元年(805)九月,柳宗元参与的革新运动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又被贬为柳州刺史。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
对于本诗的最后一联,宋代周紫芝曾在《竹坡诗话》中提出非议说:“梦中安能见郢树烟?‘烟’字只当用‘边’字。”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 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 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简要分析。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三首(其一)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注】①邗(hán沟:今扬州至淮安的一段运河。②菰(gū)蒲:菰,茭白。蒲,蒲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画面由哪些景物构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对第四句中的“忽”字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礁石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末,散开
……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 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艾青说过:“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试比较分析《礁石》与《大堰河——我的保姆》在表达观念、抒情方面的“形象”有何不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念和情感?请简要作答。
试分析“礁石”这一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诗人从哪些角度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