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亚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

材料二:亚欧大陆40°N~50°N之间甲、乙、丙、丁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

(1)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_____________ 气候;④__________气候;⑥_____________气候。(横线上填气候类型名称)
(2)将材料二中M、N、P、Q四地所属气候类型与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对应:
M          ,N          ,P          ,Q          。(横线上填“甲”或“乙”或“丙”或“丁”)
(3)简析⑧地区气温最高月份在5月(而不是7月)的原因。
(4)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洋性最强的是?分析其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锋面系统与天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沿海某半岛土地类型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粮食产区、蔬菜园艺区、乳肉家禽畜牧业区、果树林区
从下列选项中,请你选择认为正确布局的农业生产类型:
①乳畜业 ②小麦种植 ③橡胶种植④苹果种植 ⑤柑橘种植 ⑥水稻种植 ⑦大牧场放牧业
A为________,B为蔬菜种植,C为________,D为________。(填序号)
(2)随着“菜蓝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B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地的丘陵如果植被遭到破坏,将导致    ,冬季该地区容易受    灾害影响。
(4)总体评价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进一步推进该地乳畜业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二: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例如原来是草场的土地退化为沙漠。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6分)


甲:江汉平原
乙:宁夏平原
自然带类型

草原、荒漠过渡带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根据当地自然、社会等特点,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地区酸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列表格中。(3分)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降低

下面两图中,图甲的曲线表示年等降水量线,A所示区域是位于渭河以北的渭北黄土高原,如今这里已成为“陕西苹果”这一绿色果品的主要产区。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保证“绿色苹果”产业的不断发展,科技人员与果农们摸索了果、畜、沼、窖、草“五配套苹果园”生态生产模式(见图乙)。分析该生产模式为什么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生产“绿色苹果”?
(2)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为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这里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6%,有大、中、小城市50多个,成为我国第一大城市群。
(1)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是核心城市,南京和杭州居第层次,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城市属于第层次,镇江、扬州、南通、湖州等则属于更次一级城市。据此完成下表:

项目
城市数目
同等级城市间距离
城市服务种类
城市辐射范围
城市等级越高




城市等级越低




(2)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往往对城市的分布及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例如,京杭大运河淤塞,大运河沿岸的扬州等繁华城市曾一度衰落。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②、③区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试分析其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2)②、③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3)②区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华中地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