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其中X、Y、Z分别表示某国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
(1)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
(2)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读下图,完成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的地质作用分析。
(1)分析①~④的地质作用或环境条件:
①风力侵蚀、搬运、沉积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渤海)地壳下陷
(2)判断A、B、C三处的地貌景观或地形区:
A风蚀城堡、戈壁、沙丘 B________ C________
(3)分析Ⅰ、Ⅱ、Ⅲ表示的季节:
Ⅰ________Ⅱ________Ⅲ________
(4)“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帮助黄土高原治理环境,不仅是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简要说明这句话的
道理。
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2010年03月19日08时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中G表示高气压中心、D表示低气压中心,图中天气系统以约500km/日的速度向偏东方向移动。
材料二2009年11月以来,广西、云南等地持续出现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业遭受严重损失。表1为百色和昆明两地2009年11月前后的气候资料。
表1
城市 |
降水总量 ( ![]() |
平均温度 (11—2月) |
前期降水总量 (6—10月) |
|||
今年 |
常年 |
今年 |
常年 |
今年 |
常年 |
|
百色 |
51.8 |
84.6 |
16.7 |
15.4 |
548.2 |
744.7 |
昆明 |
27.9 |
85.3 |
11.5 |
9.5 |
501.5 |
785.4 |
(1)结合材料一,请你预告未来两天内我国华北平原的风向、风力及天气情况。
(2)结合表1,简述广西、云南等地旱情严重的自然原因。
(3)依据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我国云南、广西等地的旱情能否缓解并说明理由。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10月7日《重庆晚报》报道,今年7月以来,在巴西东北部接近赤道的几个州的海滩上陆续出现了企鹅的身影,由于不适应气候,它们中的大多数非常虚弱。巴西环保组织立即对它们进行了抢救和保护,并计划分批将它们送回南极。
专家对企鹅出现在赤道附近的原因看法不一。有专家认为人类过度捕鱼,令企鹅不得不游向离岸更远的海域觅食,最终不敌强劲水流被带到热带;也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水流,更多的风暴令海洋风浪变大将它们冲得更远;还有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但洋流把它们带到了巴西东北部海岸。
材料二 南美洲简图。
(1)用“△”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并说明该渔场形成的原因。
(2)④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科隆群岛上栖息着南极企鹅,企鹅到达该岛且能在此地生存受________的影响。
(4)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洋流,全球气温上升会对①处洋流带来怎样的影响?
读材料一、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
材料二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5°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
(1)依据上图分析判断,此时A城镇风向是________。
(2)A、B、C、D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________。
(3)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目前利用方式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②在E、F两地中,________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图示省份南部的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说出图中祁连山脉的走向及其两种地理意义。
(2)根据图中信息,说出兰州的区位特点。
(3)甲、乙两地都为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决定其农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试比较该主导区位因素的不同点。
(4)结合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关联性,简述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的原因。(要求写出四点,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