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名言警句、诗句、谚语。
(1)大漠 ,长河 。
(2)日出江花红胜火, 。
(3)青箬笠,绿蓑衣, 。
(4)与朋友交, 。
(5) ,明日必有大雨到。
(6)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的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 ,
在于 而不是 ,也不是在于 。
文中从京剧的形成、唱腔、脸谱、文武场和表演艺术家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我们传统的艺术形式——京剧,现在还有许多外国朋友对京剧充满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就请你从一个方面来为他们介绍一下我们的国粹京剧把。
简答:
(1)“入夜,山村里万家灯火”说明了什么?
(2)制茶的过程中有哪些环节?
(3)“工艺茶”的特色是什么?
拓展阅读。
我国汉代文学家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毛主席也曾经说过:“一个人,为人民利益而死,那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同学们,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又有多少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大义凛然,前赴后继。让我们永远铭记于心吧!
多彩世界。
梅花,被誉为花中“清客”,并把它与松、竹称为“岁寒三友”,与兰、竹、菊称为“国画四君子”。梅花以它傲霜斗雪、不畏严寒、凌寒独开的高洁禀性被中国传统文人所喜爱,成为文人墨客、画家争相歌颂的对象。
渔家傲
(宋)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 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首《渔家傲》,是女词人李清照六首梅词中格调最为轻快、明朗的一首,全篇充满欢快、愉悦的气氛。
词的上片,集中表现了梅花娇和洁的特点,高度赞美了它的风度与资质。“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一片白雪覆盖大地,一树报春的红梅点缀其间,梅枝犹如天工雕出的琼枝,显示了梅花的娇洁、不畏酷寒、傲然独放的性格。它的开放,报告了春来的喜讯。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这初开的春梅,花蕾初绽,芳香袭人,好像一个刚刚出浴、洗去脂粉、更显出天然丽质的女子,亭亭玉立,惹人爱怜。这三句词恰当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梅花“娇”和“洁”的特征。这里虽然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的句子,但从每一句的描绘中,都不难看出其中蕴含着词人对梅花的酷爱之情。
词的下片,把笔触转到对月夜赏梅的欢悦场面的描写上,既是从侧面赞梅,又直接表现了词人的爱梅之心。“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大自然可能也偏爱梅花,所以才有意让今晚的月色分外明亮。月色因梅花的点缀更美丽,梅花因月色的映照更娇洁。
面对美好的月夜清景,词人的心境明净,开朗,兴致大发,邀来了诗朋酒侣。“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让我们举起金盏畅饮,一道来欣赏这月色里的梅花吧,请不要推辞酒量不胜。“此花不与群花比”一句,揭示了全词的主旨,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资料共享。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省绍兴人。南宋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个有宏大政治抱负的政治活动家。
陆游出生两年,北宋被金人灭亡。南宋建立后,统治者不敢抗战,屈膝求和。陆游自幼受到爱国思想的感染,立志抗金,收复中原。但他一生屡遭“主和派”打击,得不到朝廷信任。六十八岁罢官回家,乡居期间,仍念念不忘抗金报国,收复失地。这可从《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清楚地看出来。
陆游写作勤奋,一生写诗一万几千首,现存九千多首,是我国古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著有《陆放翁全集》。
诗歌欣赏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