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干净,倒放在试管架上 |
| B.药品的使用必须遵守节约原则,用剩的药品应立即放回原试剂瓶中保存 |
|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不得接触试管 |
|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要正对着自己,这样可以便于观察现象 |
下列符号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 :2个氢分子 | B. | 2 :4个氮原子 |
| C. | :钙离子 | D. | 2 :2个硫酸根离子 |
为了除去灯泡中可能混入的微量氧气,有些白炽灯在灯丝的支架上附着了少量的某种红色物质。该红色物质可能是
| A. | 红色油漆 | B. | 红磷 |
| C. | 氧化铁 | D. | 高锰酸钾 |
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蜡熔化 | B. | 瓷碗破碎 |
| C. | 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渍 | D. | 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
锌粉、铝粉、铁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蒸发水分得固体(不含结晶水)11g,则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
| A.0.15g | B.0.20g | C.0.30g | D.0.45g |
用图象表示某个反应的过程,会给学习和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图是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绘制的四种实验数据的变化趋势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晶体![]() |
B.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
| D.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铁中分别滴加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