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第16条,自由民藏匿宫廷之逃奴于其家,而拒不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第45条,自由民以其田租与农人佃耕,并收取其田的佃金,而后阿达得(雷雨洪水之神)淹其田或洪水毁去其收获物,则损失仅应归之农人。第96条,倘自由民从塔木卡(大商人)借谷或银,而无谷或银以还债,则彼得在证人之前将彼所有任何之物交还塔木卡,塔木卡不得拒绝,应接受之。
请回答:
(1)分析各法律条文维护了什么人的利益?
(2)如何评价该文物的历史价值?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演绎了大国崛起的传奇。根据下列大事年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独立宣言》宣告北美摆脱了哪一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
(2)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这一发明成果所使用的能源说明当时人类跨入了什么时代?
(3)罗斯福实行新政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4)根据大事年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崛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写出一条即可,2分)从中给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探索,谱写了一曲曲民族振兴的交响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是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材料三:……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仿效苏联经济模式到开始突破苏联经济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和规律进行了可贵的探索。……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人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请回答:
(1)为解决材料一中“器物上的不足”先进的中国人以哪一历史事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1917年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表明苏俄式的革命道路的正确性?
(3)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在这条道路指引下,我们在哪一年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
(4)材料三提到的“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做出的决定?国家推行的哪一政策使广大农民率先分享到了这场变革带来的成果?
(5)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探索的历程有什么特点?
探究问题。
材料一:二战末期日军兵力分布
地区 |
本土和南洋(对抗英、美) |
满洲和朝鲜(对抗苏联) |
中国战场 |
兵力分布 |
550万 |
92万 |
110万 |
二战中日军战死者分布
地区 |
中国关内 |
满洲(中国东北) |
缅甸 |
太平洋战场 |
死亡人数 |
40万 |
9万 |
16万 |
120万 |
备注 |
绝大多数系苏军造成 |
多数系英军造成 |
都死于同美军交战 |
材料二:日本宣布投降时,中国的战略要地如北平、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地,还都在日本占领之下,……美军在太平洋岛屿战中能大量击毙日军,是因为美军拥有占绝对优势的火力和技术装备。日本海军的几十艘战列舰、航空母舰和巡洋舰绝大多数都沉入海底,又基本上是由美军造成。日本除了在海外战场遭受重大损失,本土也遭受了猛烈轰炸,包括落下两颗原子弹,这些全系美军造成。
材料三:全面抗战开始前,中国政府统治区年产钢不过4万吨,日本却高达580万吨。……1936年国民政府财政收入仅为可怜的11.9亿元法币(折合4亿美元),同年日本财政收入则超过100亿日元(折合30亿美元)。美国战时年最高钢产量超过8000万吨,年财政收入达1000多亿美元。……中国作为战胜国享受不到应有待遇,还受到其他盟友欺凌,其原因只有用定量分析才能解释。
——以上均摘自徐焰《抗日战争的真实战况》
(1)毛泽东谈到中国在抗战中的作用时曾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是一个支队,不是主力军。”根据材料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根据材料三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引自《北洋军阀中国社会之变迁》
材料三:抗日战争以前……国民政府也采取了一些鼓励发展实业的措施,掀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尚能继续向前发展。到1936年,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达到了高峰。
(1)材料一表明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两次高峰的共同原因。
(3)民族资本主义在经历两次短暂发展后,其进程均被打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打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发明的广泛应用促使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图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用史实说明二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