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工企业,其创办者是谁?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这次运动的口号前后发生怎样的变化?
(4)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有什么历史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欧洲近现代史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读图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矿区交给法国开采,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确定德波边界,把原来属于波兰的一些地区仍留给德国。总的来说,德国失去了原来领土的1/8,同时却保留下了10万平方千米历来属于波兰的领土。德国的领土缩小了很多,但却成功地避免了肢解,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1)图一反映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影响如何?
(2)图二是哪一个条约签订的场景?这次条约的签订中国产生的影响。(2分)
(3)据材料二分析材料一指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此和约在中国引发了什么运动? (2分)
(4)根据所学知识,对以上两则所反映出的欧洲发展历程,谈谈自己的认识。(2分)

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追求民主与法制就进行了许多的尝试与努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宪法),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材料三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但“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对于推进新时期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
(3)回答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并举出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并谈谈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材料三“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思此三,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的关系怎样?
(2)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夙夜孜孜”、 “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这段话是谁说的?为什么他感到“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让我们回眸人类曾经的危机与战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二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门,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材料三 看下列图示

(1)为解决材料一中的危机,新兴的苏维埃俄国采取了什么政策?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了摆脱1929-1933年的这场大危机,实行了什么措施?
(3)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所示“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当今的国际形势?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自2012年11月以来,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战略,被视为中共治国理政的新指导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7年,在谈到中日关系时邓小平说:干对不起中国人民的事情,第一个要数日本。……日本是世界上欠中国的账最多的国家。
1989年,邓小平讲到历史上中国在列强压迫下遭受损害的情况时说:“得利最大的是沙俄,以后延续到苏联。”
材料二下面是《复兴之路》展览基本陈列“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的几位人物图片:

材料三《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第四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四下列是《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第五部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相关资料图片:

(1)运用所学知识,分别举例论证日本“欠中国的账最多”、俄国“得利最大”。
(2)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讲解员,请你向观众介绍其中一位历史人物的“中国梦”。
示例一:严复,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把西方进化论介绍到中国,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3)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确立的?
(4)1978年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这里的转折是指什么?
(5)综上所述,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共同的中国梦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