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6世纪中期拜占廷帝国疆域图》回答问题:
(1)拜占廷帝国又称 帝国。
(2)拜占廷帝国的首都 ,地处 洲和 洲分界处,沟通了 海和 海,是东西方交通的要道,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 由图可知拜占廷帝国曾经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15世纪中期,拜占廷帝国被西亚的哪个国家所灭?它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照片中的人物是这是为了纪念而举行的大会。这一事件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分)
(2)材料二中的哪个刊物与材料一照片中的人物有关系?(写出字母序号)该刊物是哪个组织的机关报?
(3)你能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二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吗?并说说与其它两份刊物相关联的事件。
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份 |
农业税收入 |
工商杂收入 |
其他收入 |
总收入 |
1849 |
3281 |
969 |
…… |
4250 |
1885 |
3071 |
3923 |
…… |
7708 |
(1)表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发生了哪些变化?
(2)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写道:“甲午战败的消息使全中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材料二: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兵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人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等。
材料三:据报道,有记者问:“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中方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未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120年前的中国,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请列举两例史实说明。
(2)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是什么条约的主要内容?它的签订给中国造成的最严重危害是什么?
(4)你认为材料三中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今天,作为中学生怎样做才能最好地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以上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个不平等条约?
(2)材料都破坏了中国的哪些主权?
(3)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6分)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这场持续4年零3个月,波及世界30多个国家的世界性大战,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破坏。人们纪念战争,就是铭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珍惜当前和平的发展环境,谋求人类发展之路。
材料一:下图
(1)写出上图中两大对立集团名称。
(2)结合史实,谈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某次战争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3)欧洲的“火药桶”是指哪里?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这只“火药桶”,成为战争的导火线?
材料三: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4)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三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