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关于实验原理及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盐析法分离碘化钾溶液和淀粉胶体
B.丙醇脱水制备1-丙烯的实验中,可选用浓硫酸作反应的催化剂
C.紫薯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8种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氨基酸.其中的赖氨酸是一种氨基酸,与双缩脲试剂呈现紫玫瑰色
D.用碱式滴定管量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溶液,需先用该KOH溶液润洗3次,然后加入KOH溶液,排除橡皮管中的气泡后,注意调节液面需位于“0”刻度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钙跟醋酸溶液反应:CaCO3+2H+=Ca2++2H2O+CO2
B.硫酸铝溶液中加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C.向足量的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
2Fe2+4Br+3Cl2=3Fe3+2Br2+6Cl
D.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Ba2++2OH+2HCO3=BaCO3↓+CO32—+2H2O

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10mol/L硫酸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
①有红色金属生成 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溶液呈现蓝色。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
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D.1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mol电子

下列过程都与热量变化有关,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表示CO(g)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1/2 O2(g)= CO2(g);△H=-283.0KJ/mol
B.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则表示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
溶液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 (aq) + OH-(aq) = H2O(l);△H=-57.3KJ/mol
C.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足够的热量才能使反应发生
D.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PH减小

在4℃时向100ml水中溶解了22.4LHCl气体(标准状态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
B.所得的溶液的体积为22.5L
C.根据题干数据,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无法求得
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①热稳定性:HF>H2O>NH3②离子半径:Na+>Mg2+>F-
③酸性:盐酸>碳酸>醋酸④结合质子能力:OH->C6H5O-> HCO3-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