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电荷 |
B.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路,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 |
C.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
D.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前者小于1nm,后者介于1nm~100nm之间 |
有4.8g CuO、Fe2O3混合物跟足量CO充分反应后固体减少1.28g,反应后全部气体用0.6mol/L Ba(OH)2溶液100mL吸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混合物中CuO与Fe2O3物质的量的比为l:l |
B.原混合物中CuO与Fe2O3的质量比为2:1 |
C.吸收CO2后的溶液中一定有Ba(HCO3)2 |
D.吸收CO2后的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的质量为11.82 g |
事实上,许多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2O2反应,且反应极有规律,如Na2O2 +SO2 →Na2SO4;2Na2O2 +2SO3→2Na2SO4 +O2 ,据此你认为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Na2O2 + 2N2O3→4NaNO2 + O2 | B.Na2O2 + 2NO2 →2NaNO2 + O2 |
C.Na2O2 + N2O4→2NaNO3 | D.2Na2O2 + 2 Mn2O7 → 4NaMnO4 + O2 |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电离常数KW数值大小关系为:b>c>d |
B.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3+、Na+、Cl-、SO42- |
C.温度不变,加入少量NaOH可使溶液从c点变到 a点 |
D.在b点对应温度下,将pH=2的HCl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
已知酸性:;现要将
转变为
,可行的方法是
A.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再通入足量CO2气体 |
B.与稀硫酸共热后,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 |
C.该物质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加热 |
D.与稀硫酸共热后,再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 |
下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下列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气体 |
试剂 |
现象 |
结论 |
|
A |
NO |
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 |
NO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
B |
Cl2 |
NaBr溶液 |
溶液呈橙黄色 |
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 |
C |
SO2 |
酸性KMnO4溶液 |
溶液褪色 |
SO2有漂白性 |
D |
NH3 |
Mg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NH3有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