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修筑了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湘漓接,通汉壮”。修筑该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农业灌溉 | B.方便运送军事物资 |
C.便于商旅通行 | D.方便匈奴进贡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是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他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
A.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 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
C.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
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前十位中江苏占七席。下列对外开放的举措,直接有利于加快江苏经济发展的是( )
①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在长江三角洲开辟经济开放区
③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④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新时期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主要有()
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落后
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
③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④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
B.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