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材料三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请回答: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
(3)材料三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发出的感慨?这句话表明此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4)写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什么?割地最多的条约是什么?
(5)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科索沃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认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集》
请回答: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和最后完成分别是在什么朝代?(6 分)
(2)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
(3)材料二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哪个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5)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政要》
材料二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话是谁说的?他的这种做法对民族政策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盛况?出现于哪个朝代?此时期形成了什么新的民族?
(3)两千多年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中国的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探究。
材料一 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
材料二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光绪帝发布了上百道变法法令,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

(1)材料一《海国图志》目的是什么?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序幕是什么?
(2)材料三后来发展成为什么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写出各历史人物领导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4分)
(5)结合上述问题概括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恭亲王奕提出购买外洋船炮,认为不一二年,轮船必可成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三年后,外国轮船公司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
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分别提出了什么口号?根本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提示,列举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有哪些?
材料三反映了洋务运动客观上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1)材料一反映的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下列哪幅图片反映了材料一中条约签订后的中国局势()(将字母填入括号内,2分)

材料三 19世纪末,随着列强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的斗争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扶清灭洋,替天行道”。但这一斗争最后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随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扶清灭洋”是指哪一次人民斗争?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了什么?这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5)结合材料,谈谈你有何感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