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材料三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请回答: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
(3)材料三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发出的感慨?这句话表明此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4)写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什么?割地最多的条约是什么?
(5)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科索沃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一:“涨”声响起来。2005年世界原油价格创历史新高,上半年,世界原油价格一直在每桶50美元上下浮动,8月29日纽约市场期货价格在亚洲交易阶段创每桶70美元的历史记录。受到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影响,2005年下半年我省居民生活用天然气价格曾一路飙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材料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说:“由于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1)石油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新能源?(1分)结合所学指出另两次科技革命的新能源。
(2)材料一中世界油价的涨浮就会影响到我省天然气的价格,这说明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结合所学概括指出这一趋势对世界各国的影响。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何处?由此“不公平”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并未中国如何应对提供你的建议.

解答题
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30年代的美国、80年代的苏联都抓住历史机遇,分别进行“改革调整”,并取得不同的结果。
(1)结合有关史实,谈谈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30年代美国和80年代的苏联的“改革调整”各指什么?
(2)苏俄与美国当时的改革都是极其大胆的试验,请指出它们各自的“极其大胆”之处;并概括指出他们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指出80年代苏联改革失败的严重后果。
(3)我们中华民族正处于一场宏大的改革之中,上述三场改革对我们的改革事业有怎样的启示?

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双方动员军队6540万人,军民伤亡3000多万人,直接战争费用1863亿美元,财产损失3300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双方动员军队1.1亿人,军民死亡7000多万人,财产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直接战争费用13520亿美元。
材料二:科索沃战争历时78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共出动飞机2万架次,投下了2.1万吨炸弹,发射了1300枚巡航导弹,造成南联盟境内大部分地区的军事、民用、工业设施和居民区的严重破坏。空袭还造成南联盟1000多无辜平民死亡,数十万阿尔巴尼亚族人沦为难民。战争中使用的贫铀弹和日内瓦公约禁用的集束炸弹导致新生儿白血病和各种畸形病态。持续的轰炸还严重恶化了南联盟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
材料三:一战中出现了许多新式武器,比如:远程大炮、坦克、军用飞机、毒气弹。这些新式武器的运用使战争更为残酷;二战期间为战争需要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
(1)结合所学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结合材料一概括回答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现代战争和以往的战争相比给人类带来哪些新的灾难?(2分)
(3)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概括谈谈战争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4)如果联合国组织一次世界青少年反战宣传活动,向世界各国青少年征集反战宣传标语,你想拟一条怎样的标语?

1937年~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抗战取得胜利。根据抗日战争相关史实回答:
(1)揭开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2)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在哪次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3)抗战开始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4)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是什么?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今天中国的发展
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材料二

重庆谈判的老照片内战时期全国经济状况图表
(设战前工农业产量为100%)
材料三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海峡论坛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5月19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华民族怎样才能“挽救祖国的危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中的老照片,指出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的代表是谁。
(3)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