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乳白蛋白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牛、山羊、骆驼、马、荷兰猪、兔等)和人的乳汁中,是由乳腺腺泡上皮合成的特殊蛋白质。为研究相关分泌过程,某生物兴趣小组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并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如图甲曲线所示;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细胞膜、内质网膜面积的变化如图乙曲线所示;该乳腺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如图丙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曲线c指代的是 ;图丙中,出现35S的部位依次为。
(2)图乙中的曲线e、f所指代的生物膜所属的细胞结构依次是。
(3)导致图乙中曲线d 下降的原因是。
(4)实验期间在该乳腺细胞分泌物中分离出了α-乳白蛋白、脂肪、抗体和乳糖四种物质,其中没有放射性的物质是 。
下图l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① ~⑦代表各种物质,其中③代表ATP+[H],④代表ADP,A、B代表两种细 胞器。图2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于____上。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要加入化学药品____以保护叶绿体中的色素。
(2)图l中⑥以____方式进入A中,在____处参与化学反应生成大量能量。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则图1中①一②一①的循环(能/不能)进行,原因是。
(3)在相同的 光照强度下,不 同植物的光合速率会有差别。图2中甲植物在____klx光照强度条件下的实际光合 速度与乙植物最大的实际光合速度相同。甲植物在光照强度为8 klx时,5小时中单位叶面积光合作用一共固定CO2_mg,而植物从环境中实际吸收CO2的速度为_mg/h.单位叶面积。
(4)将一定数量的乙种植物的幼苗置于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照、温度等相同且适直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璃罩内的CO2含量(假设实验过程中植物的呼吸强度不变),结果玻璃罩内在开始CO2浓度下降,第35 min时,罩内CO2的浓度保持不再变化 。请据此在下图中,画出该实验过程中乙种植物所在玻璃罩内,O2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图。
(5)在一定时间内,上述玻璃罩内的CO 2浓度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图l、图2力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2为获得抗虫棉技术的流程。A过程需要的酶有。图3为重组质粒的模式图,B过程在一般培养基中应加入,才能获得含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
(2)图2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采用的方法是____。C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外,还必须加入的激素是____。
(3)随着科技发展,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也越来越多,若图2中的“抗虫基因”是利用图l中的方法获取的,该方法称为、。图中①过程与细胞中DNA复制过程相比,该过程不需要____酶。
(4)离体棉花叶片组织经C、D、E成功地培育出了转基因抗虫植株,此过程涉及的细胞 工 程技术是____。
科学家研究镉、铜对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用一定浓度的镉、铜处理河蚬一段时间后,测得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如下表所示。
镉、铜对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毒物 |
空白对照组 |
a |
铜 |
镉+铜 |
||||||
质量浓度(μg·L-1) |
0 |
50 |
b |
150 |
50 |
b |
150 |
50 |
b |
150 |
酶活性(U·mg-1) |
433 |
582 |
455 |
387 |
488 |
426 |
380 |
315 |
275 |
135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a应是,b为。
(2)列举本实验需要控制的两个无关变量:。
(3)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可以过氧化氢为底物,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的
来表示。
(4)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河蚬的新鲜的软体组织制成研磨液,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研磨河蚬软体组织的目的是。能否用河蚬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为什么?。
(5)水体中镉、铜等重金属离子在生态系统中会沿着富集,即越高,其影响越大。
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甲、乙代表两种细胞器,①~⑦代表各种物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乙增加膜面积主要是通过。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中,则图1中“⑥→⑤→⑥”的循环能否进行?,原因。
(3)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30℃,图2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①图2 中的A点时,图1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B-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用图中符号表示)。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0-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用图中符号表示)。
②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 D点时,图1中“物质⑦”的去向是扩散到乙和。
③请据图2在答卷图中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 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为深绿色;Bb表现为浅绿色;bb表现黄色,bb在幼苗阶段即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 组合 |
父本 |
母本 |
F1的表现型及株数 |
|||
深绿抗病 |
深绿不抗病 |
浅绿抗病 |
浅绿不抗病 |
|||
一 |
浅绿抗病 |
深绿不抗病 |
220 |
0 |
217 |
0 |
二 |
浅绿抗病 |
深绿不抗病 |
110 |
109 |
108 |
113 |
请分析回答:
(1)从上表杂交组合可推断出抗病对不抗病性状是(显、隐)性。
(2)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守基因的定律。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
(3)如果用杂交组合一中的父本自交得到F1,则在F1的成熟植株中,浅绿抗病类型占。
(4)有人想利用细菌的抗病毒基因对不抗病毒的大豆进行遗传改良,以获得抗病毒大豆品种。将外源抗病毒基因导入大豆,这项基因工程技术的核心步骤是,利用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
(5)上述的这种育种方法与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相比,最显著的优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