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叶是小麦植株靠近麦穗下端的第一片叶子,研究表明旗叶的生长发育显著影响小麦的产量。科学工作者对小麦旗叶的发育过程进行研究,测定其不同发育阶段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
发育时期 |
叶面积(占其最大面积的%) |
总叶绿素含量(mg/g.fw) |
气孔相对开放度(%) |
CO2净吸收速率 (μmolCO2/m2s) |
A |
新叶展开前 |
19 |
--- |
--- |
-2.8 |
B |
新叶展开中 |
87 |
1.1 |
5.5 |
1.6 |
C |
新叶展开完成 |
100 |
2.9 |
81 |
2.7 |
D |
新叶已成熟 |
100 |
11.1 |
100 |
5.8 |
“----”表示未测数据
(1)与D期相比,A期合成生长素的能力_______(强、弱);与C期相比,D期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2)若将A、D时期的旗叶分别置于光照和温度都适宜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检测: A时期旗叶叶肉细胞中会开始有_________积累;D时期旗叶的光合速率会_________(减慢、增大)。
(3)据表分析,从A到D,发现在叶片发育的过程中,其CO2净吸收速率逐渐升高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一是随着叶片的展开和扩展,与叶片发育密切相关的_________逐渐减弱;二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多,促进了_________过程;三是气孔开放度_______(增加、减少),促进了__________过程。
研究发现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相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和吲哚乙酸(IAA)的促进作用不同。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A和IAA的促进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实验小组同学以小麦胚芽鞘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步骤:
第1步:取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小麦胚芽鞘若干,并切去尖端4 mm,然后浸入蒸馏水
中1 h。
第2步:选取处理过的胚芽鞘,每10条为一组分别放入________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A溶液(甲组)和IAA溶液(乙组)中。
第3步:避光且温度保持在25℃条件下培养24 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并求两组胚
芽鞘长度的平均值。
(2)预测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分析:
①实验中要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一组要10条,而不是1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IAA溶液处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发现有两个不同浓
度的IAA培养液培养的胚芽鞘的平均长度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
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A、B分别表示神经元的结构;图2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②、③、④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结构中涉及到个神经元,含有个突触。
(2)图2中表示感受器的是(填编号),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
(3)从图1可知,神经细胞因具较多的,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从而使其与信息传递功能相适应。
(4)研究表明,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的厚度大,结构⑤_______(填结构名称)的数量将____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非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明显影响结构⑤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智力开发。
(5)“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③的细胞体,而②及脊髓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________,对刺激________(填“有”或“无”)感觉。
(6)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阻断了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的兴奋传导。
碗豆高茎(D)和矮茎(d)的基因,圆粒(R)和皱粒(r)的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现有高茎圆粒和矮茎皱粒两个纯合豌豆品种,欲培育出高茎皱粒豌豆新品种。请将以下简单的计划补充完整并进行相关的分析。
Ⅰ.育种计划
(1)第一年:①将上述两品种的豌豆种子分别种植在不同地块上,获得亲本植株。
②若以高茎圆粒豌豆为母本,则需在_______以前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和套袋操作。
③在适宜时期取矮茎皱粒豌豆的花粉对母本进行人工授粉。
④收获F1种子。
(2)第二年:①种植F1种子,获得F1植株。任其自交,获得F2种子。
②选出F2种子中的________,这样的种子约占F2种子总数的________。
(3)第三年:①种植第二年选出的F2种子,获得F2植株。
②只保留F2植株中的________,这样的植株约占本年植株总数的________。
③任其自交,产生F3种子单独收获,分别种植在不同地块上,获得多份F3种子。
(4)第四年:将多份F3种子分别种植在不同地块上,获得F3植株;从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所需纯种。
Ⅱ.相关分析
(1)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
(2)在此育种计划中,F2种子将出现________种基因型,F3种子将出现________种基因型。
(3)利用上述亲本,若想快速培育,可采用的方法,其原理是。
下图示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制,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上图可知,对甲细胞的调节,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_________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进行调节。两者均是与甲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相应的结合后起调节作用的,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2)图中A处的信号转换过程为。
(3)若甲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甲细胞分泌的物质会,这是一种调节机制。
(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
(1)对某品种茶树在恒温25℃时的有关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假设该品种茶树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
①该研究探讨了对该品种茶树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该品种茶树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为klx。
②研究结果显示,恒温25℃时,一昼夜中(假定白天、黑夜各12 h),该品种茶树白天平均净光合速率应大于μmol.g-1.h-1才会积累有机物。C点时该品种茶树实际光合速率为μmol.g-1.h-1。
③B点时该品种茶树根尖细胞形成ATP的场所有。
④若将温度调节到30℃(其他条件不变),则A点将会向移动,B点将会向移动。
(2)为了确定茶树栽培的合适密度,研究者对密度从10000株/公顷到20000株/公顷的处理进行产量(万千克/公顷)测定,其密度梯度为2000株/公顷。请你为该实验设计一个产量测定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