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1分,共9分)下图表示细胞四种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依主要功能分析回答:
(1)E代表几种不同的物质,其中某些具有一定储能的功能,该物质在植物细胞是 ,在动物细胞是 。
(2)F是指 ,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与它同类的物质还有 、 。
(3)H是指 ,可以分为 和 两类。
(4)C是G的基本单位,其结构通式为 。
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
图1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
(1)Ⅲ14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Ⅰ代中的 。
(2)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病。
(3)若Ⅲ11与一个和图2中Ⅲ15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女子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 。
(4)假定Ⅲ11与Ⅲ15结婚,若A卵与e精子受精,发育出的Ⅳ16患两种病,其基因型是 。若A卵与B精子受精,则发育出的Ⅳ17的基因型是 ,表现型是 。若Ⅳ17与一个双亲正常,但兄弟姐妹中有甲病患者的正常人结婚,其后代中不患病的概率是 。
(5)采取 措施,可估计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并提出预防措施。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用字母和箭头连接(装置可重复使用)。
有氧条件下的装置连接 ;无氧条件下的装置连接 。
②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 代替,预测代替后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结论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1 |
A |
不动 |
只进行有氧呼吸 |
2 |
不动 |
B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3 |
C |
D |
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行无氧呼吸 |
③若用装置Ⅱ、Ⅲ同时开展实验,发现一段时间中,装置Ⅱ液滴移动3格刻度后停止不动,装置Ⅲ的液滴移动了6格刻度,则这段时间装置Ⅱ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例是 。
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
试管 |
底物和试剂 |
实验条件 |
1 |
1 Cm3瘦肉块+4 mL胃蛋白酶 |
37℃水浴;pH=8 |
2 |
1 Cm3瘦肉块+4 mL胃蛋白酶 |
① |
3 |
1 Cm3瘦肉块+4 mL胃蛋白酶 |
0℃水浴:pH=1.5 |
(1)请完成实验设计:①应为 。
(2)2、3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本实验中要探究的自变量是 ,请为该组实验拟定一个课题名称 。
(3)本实验的因变量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
(4)在1、2号试管所研究的问题中,温度属于______变量。
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1)甲图中,根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 mol/L。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对芽的效应是 。
(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重力引起的,a侧生长素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
(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发生在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②实验过程;给以左侧单侧光照射,在下列图中绘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并在下面用文字说明。
③实验结果:
a. ;
b. ;
c. ;
④实验结论: ;
下图甲和图乙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进行了增殖、分化的细胞是 ,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 (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数字序号表示)。
(3)细胞G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
(4)在抗原、淋巴因子、溶菌酶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