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A为伊犁河流域局部图,该流域降水丰富,图中阴影部分(甲地)年降水量约为700毫米。图B为伊宁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土壤有机碳(TOC)和氧化铁(Fe2O3)含量是反映一定气候条件下植被覆盖率和生物量的重要指标,揭示地表植被生长的状况,进而反映当时气候的干湿条件。图C示意“伊犁河谷某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和氧化铁曲线变化图”(虚线为平均值),反映了距今3710年的气候变化。
材料三:花蜜来自植物的蜜腺,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和光合作用制造成的,除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外,多余的就贮存在植物体内。伊犁河流域地区蜜源分布广、数量大,蜜源品质高,素有“蜜库”之称。
(1)分析甲地与伊宁市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推断伊犁河谷地区3710年前至今气候的干湿变化情况。
(3)分析材料三所示地区成为高品质“蜜库”的原因。
】下图是“沿20º经线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对流层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大洲是 ,其地势特征是 。
(2)图示为 (1或7)月大气环流形势,低纬环流向 移动了大约10º。
(3)在图示环流形势下,该洲动物大规模向 迁移。
(4)图示B、C区域分别盛行 风、 风。
图10-3为某地海拔1千米附近的等压面分布状况,读图后回答:
(1)A与B处相比, 处气压高, 处气压低,因为 。
(2)与A、B两处垂直对应的近地面相比, 处气压高, 处气压低,理由是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5月8日,奥运圣火成功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这是奥运史上的伟大壮举。严酷的自然条件对圣火登顶珠峰带来很多的技术挑战。珠峰常规条件下的风速达16至17米/秒,相当于八、九级大风,气温均在零下30℃左右。为做好气象保障工作,气象部门在珠峰地区建成了立体气象自动观测站,运用GPS、RS等技术及时、高效地获取预报所需要的气象资料。
(l)读图“GPS数据显示屏”,说出GPS的主要功能。(4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地形、气候条件对火炬手持圣火登顶、火炬燃烧、电视转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结合甲图,回答问题。
(l)甲区域东南部易发生地震易发生滑坡的地形条件是;易发生滑坡的地形条件是。
(2)a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甲区域铁路的修通,加快了该业、业的发展,这将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了保护优美的环境,a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等新能源。
(3)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
(4)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差异。为了证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差异,你应重点阅读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请归纳:、、、。
(5)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站b却建在南部,其原因有哪些?
(6)保护乙区域北部的代表性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
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一2010)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省区。根据图l、2、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l)一(5)题。
图1中部六省位置示意图
图2三大地区GDP比重增幅图
图3六省面积、人口、耕地及主要农产品占全国比重图
(1)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说法。根据图2,可以体现这种说法的依据有哪些?
(2)导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
A. |
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
B. |
与东部地区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 |
C. |
劳动力丰富 |
D. |
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 |
E. |
"中部崛起"战略尚未实施 |
(3)下列关于各省工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 |
B. |
位于湖北的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 |
C. |
河南、安徽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 |
D. |
湖南、江西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
(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5)分析该区域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