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220年,道教领袖丘处机受成吉思汗之邀,从山东出发,取道燕京,历时两年,西行数万里抵达雪山(今阿富汗)行营。他在途经张家口的野狐岭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下图为华北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张家口北部地区分布着上世纪70年代种植的近160万亩防护林,是我国“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末开始,当地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渠道,但是诸多生态问题相伴而生,引起国家关注。
(1)分别说出丘处机登高之地南、北的自然带名称;从气候角度分析,丘处机由此西行将面临的困难(至少三项)。
(2)结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张北地区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的生态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4分)
(2)分析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
(3)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R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4分)
(4)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至少2点)(4分)
(5)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R所在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每个点1分,共4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央气象台2009年7月18日18时发布台风橙色紧急警报:第6号台风“莫拉菲”的中心今日17时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偏南方大约225千米的海面上,即22.0°N、116.7°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5米/秒)。
材料二 台风路径概率预报图(图甲)

(1)要监测台风“莫拉菲”的位置,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2)7月18日一艘正行驶在海上的渔船要想预估未来一天自己所处海域的风力状况,除了借助图乙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技术的帮助。若该渔船在遭受十级以上大风袭击后,发出求救信号,广东海事局调度船只进行营救时需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
(3)要完成台风“莫拉菲”未来48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的整个绘制需要_______和_________共同完成。

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精确农业”是指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获得农田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农田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
材料二 如下图为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

(1)据图可知,玉米叶子水分含量与反射率的关系是________,要监测玉米缺水状况,首要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GP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遥感(RS) D.决策支持系统(DSS)
(2)监测玉米含水量变化,主要是通过监测玉米的________来判断玉米的生长状况()
A.电磁波特征 B.种植密度
C.种植面积D.形状特征
(3)依据上述原理,举例说明遥感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____,这种运载工具采用的是__________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的分辨率较________(高或低)。
(2)在B图中,传感器接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遥感技术可应用的领域有(双选)( )

A.人口普查 B.森林普查
C.农作物病虫害监测 D.预测洪灾损失

读我国A、B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B为我国 平原;A为我国 三角洲。(2分)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地区
土壤类型
耕作制度
B

一年一熟
A
水稻土

(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其中,B平原北部和三江平原是 主要产区,A平原是 主要产区。请简要分析这些地方形成商品粮基地的自然因素?
(4)B地区降水和年平均气温怎样变化?
时间变化:
空间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