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中期,英国大法官布雷克顿的名言“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被广为传颂。这表明当时英国已经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 B.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
C.确立了司法权独立的原则 | D.产生了法律高于国王的观念 |
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
①汉武帝颁行“推恩令”②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③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④明太祖设“三司”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我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 |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
C.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 |
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
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是
A.商周时期 | B.春秋战国时期 | C.秦汉时期 | D.元朝时期 |
一位西方学者认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A.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 | B.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 |
C.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 D.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