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这是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的论述,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强调“人欲”是“天理”产生的根本基础
②认为“天理”和“人欲”相互依存、互相包容
③具有关注社会现实和百姓生存的民生意识
④与统治阶级的“天理”有一定的差别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司马光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
| A.政府中的贪官 | B.拥护变法的人 | C.反对变法的人 | 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 |
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土的旧制,改考经义策论,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 A.主要解决财政问题 | B.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 |
| C.否定了科举制度 | D.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
从社会发展和进步.顺应历史潮流的角度看,以下改革事件最符合这一标准的一组是
| A.商鞅变法与庆历新政 | B.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 |
C.管仲改革和魏文侯变法 | D.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 |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最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是
| A.整顿吏治 | B.汉化政策 | C.实行府兵制 | D.颁布均田令 |
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
| A.知识丰富 | B.诗辞文章写作 | C.汉族文化 | D.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