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2年2月12日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曰: “……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

A.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D.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61年8月,北方昆曲剧院公演《李慧娘》,受到首都文艺界的广泛赞誉;1963年5月《文汇报》发表文章,公开批判《李慧娘》。“文革”期间,北方昆曲剧院被解散,孟超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1979年4月,北方昆曲剧院恢复建制,《李慧娘》一剧恢复上演
①受批判表明“双百”方针没有坚持贯彻②《李慧娘》剧本本身存在严重的问题
③政治运动扩大化是其受批判主要原因④重新恢复上演是对该剧的彻底“平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即在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②学者于宪法范围内在学术上有独立思考、创作、批评、辩论的自由
③实施过程历经曲折
④与二千多年前“百家争鸣”的背景相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斯瓦米纳森博士给予这样的评价最主要是基于

A.袁隆平是许多致力于提高粮食产量的科学家的代表
B.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杂交水稻技术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
D.杂交水稻被认为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宣告我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B.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在为我国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二十三位专家中,有二十位具有在外留学的经历,留学时间绝大部分在新中国成立前。下列对我国研制“两弹一星”工作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研制“两弹一星”吸收了世界先进的科学理论成果
B.我国的“两弹一星”凝聚了老一辈科学家高度的爱国热情
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研制“两弹一星”科学家们研究工作的真实写照
D.没有留学教育就没有我国的“两弹一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