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61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材料二  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面对日本提出的苛刻要求,清廷难以接受。在谈判过程中,李鸿章“竭力申说”,试图降低日方的过分要求,日方对此不予理睬。4月10日,日本提出最后修正案。李鸿章本想在最后关头使谈判有所转机,没想到,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一开始便以不容置辩的语气恫吓他:“但有允、不允而已。”最后,更以战争再起和进攻北京相威胁。一度拒绝签约的光绪帝最终无可奈何地在条约文本上盖了玺印,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材料三 变政全在定典章宪法,日本如此成效大著,中国今欲大改法度,可采而用之。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1861年改革是谁领导的?这次改革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它对俄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对中国维新变法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有关史实回答:
(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是指什么?
(2)这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何特点?结果或影响如何?
(3)据此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设计,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设计了一个超国家的行为主体“国联”。但是由于该体系的主要设计者之一美国退出《凡尔赛和约》,而苏联受到排斥。没有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新兴世界大国的参加,大国之间的均势就难于维持,国联的权威性也就不够。后来日本、德国等先后退出国联,更证明了国联并不是进行大国合作的有效机构。而其他超国家的行为体和相关机制还不健全。因此,该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不完善的、短命的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仅没有解决欧洲战前就存在的矛盾,更没有解决战后产生的矛盾。相反,它使帝国主义国家争霸的矛盾越演越烈。希特勒企图称霸欧洲和世界的行为,打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持的均势,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次,欧洲民族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民族国家之间在领土和人口上的斗争,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的重要力量,也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战的爆发,宣告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破产。
材料二

材料三德国政府要人表示:“谁签订和约就让谁的手烂掉。”只是在协约国再次进行战争威胁的情况下,德国才不得不签订和约。和约刚刚签订,德国复仇主义者就喊出了“打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什么是“一个不完善的、短命的体系”?
(2)材料二、三反映了凡尔赛体系下的哪一矛盾?有什么后果?

10---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0---15世纪
远洋航海技术
宋元明前期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的天文望眼镜
牛顿力学
笛卡尔的解析几何
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
明后期,清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19世纪中叶
瓦特、法拉第、达尔文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化学,力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提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材料三:清雍正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则少一耕稼之人”。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10----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一二和所需知识,指出16---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清代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4)以上材料和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
(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中一位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告诉我们哪些启示?

改革影响历史发展进程,九年级某班学生以“古代社会的改革”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这次活动。
(1)同学们把收集的材料整理成如下表格,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在字母处将表格补充完整。

国别
改革名称
改革者
改革措施
A国

C

孝德天皇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以才选官。
B国

D

查理·马特
改革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2)A国是学习中国哪一时期的制度? B国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AB两国的改革都使社会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通过这一活动,你对改革有怎样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