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对影响着一个时代或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朝政府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地“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机构。 ——北师版七下教材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它是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从而开辟了一条道路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材料三 有人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征文中写道:“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
(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政府怎样的政策取向?其直接效果怎样?(2分)
(2)据材料二分析“现实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开创者是谁?邓小平从而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道路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据材料三分析“第一扇‘窗’”是指什么?
认识古代文化名人,回答相关问题。(共9分)
请回答:
(1) 图一这位慈祥的老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 。
他是我国古代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 。他的言论被弟子们整理成《 》一书。
(2) 图二的韩非子创立的哪家思想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 1分)
(3) 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哪本书里?(1分) 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4)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学派著书立说,互相辩论,形成的这种学术繁荣局面叫什么?(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出现怎样的特点?(1 分)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
(3)用材料三中的一句原话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尚赞”(选贤举能)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1)“兼爱”“非攻”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
(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它体现了这个学派的什么核心思想?(1分)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
(4)根据材料三,请问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三: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请回答:
(1)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材料一中图A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图B所指的工具更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图D工具的使用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根本原因。请按先后顺序写出这三类生产工具的名称。(1分)
(2) 我国历史上灿烂的青铜文明是指哪一时期的文明?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1分)
(3)改革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请问哪次改革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土地问题改革是如何规定的?(1分)
(4)根据材料三,秦开创的什么制度成为以后中国三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础?(1分)
图中人物被称为万世之师,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1)他是什么时期的哪一国的人?还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2)、他的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3)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请你再写出两个思想流派,并写出它们各自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