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一段描述:“(明中期)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靠着食盐贸易发家,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各自家乡的厨师、食材、口味……富有盐商,没有政治地位,只能攀比花园和家厨的手艺……”这反映出明朝扬州地区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C.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D.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近代中国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

A.《资政新篇》 B.《共同纲领》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上述歌词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巨变是指

A.国民革命运动 B.辛亥革命
C.抗战胜利 D.新中国成立

1862年,英国在上海的舆论喉舌《北华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

A.看到了太平天国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B.认识到太平天国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C.未看到太平天国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20世纪30年代,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歌中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歌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淞沪会战

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反对资本主义 B.反对外来侵略
C.反对封建压迫 D.向西方学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