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 S(单斜,s)+O2(g) === SO2(g) △H1=-297.16 kJ·mol-1
② S(正交,s)+O2(g) === SO2(g) △H2=-296.83 kJ·mol-1
③ S(单斜,s) === S(正交,s) △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3=+0.33 kJ·mol-1 |
| B.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
| C.S(单斜,s)===S(正交,s) △H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
| D.S(单斜,s)===S(正交,s) △H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ATP(C8H18O6)受撞击分解爆炸,且无明显热效应,说明该分解反应熵显著增加 |
| B.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 C.pH=3的盐酸与pH=11的Li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说明LiOH为强碱 |
| 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32-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减小 |
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SO2和2molO2,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 △H<0。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SO3为1.4mol,同时放出热量Q kJ,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该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6:5.3 |
| B.若反应开始时容器体积为2L,则v(SO3)=0.35mol/(L·min) |
| C.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平衡后n(SO3)<1.4mol |
| D.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大于Q kJ |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检验乙醛中的醛基:在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然后再加入乙醛,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
| B.分离提纯苯:向苯和苯酚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浓溴水,静置后分液 |
| C.比较CH3COO—和CO32—结合H+的能力:相同温度下,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Na2CO3和CH3COONa溶液的pH |
| D.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向某溴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
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下:
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
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的结构,则互为同分异构体 |
| B.质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质量相同的水,则两有机物最简式相同 |
| C.两种有机物结构相似具有相同的通式,则互为同系物 |
| D.两种核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的质量数,则互为同位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