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2~2012年我国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
政府收入 |
企业收入 |
居民收入 |
2002年 |
17.9% |
20% |
62.1% |
2008年 |
21.4% |
21.5% |
57.1% |
2012年 |
24.25% |
23.4% |
52.35% |
注: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大约为65%。
材料二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就《决定》中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有专家作出以下评论:决定延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共同富裕,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橄榄型分配格局,有利于未来不同阶层消费需求的平衡增长。对于收入分配的改革,有网友指出:调整收入分配是应该的,一定要务实!但我认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高收入人群的税收问题,只有先解决税收问题,才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1)概括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4分)
(2)请运用“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对“只有先解决税收问题,才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观点进行评析。(10分)
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部好的作品应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用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结合材料,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讲话精神”对文艺创作者的启示。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就业问题。现阶段,我国正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更高质量的就业“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不仅要有饭碗,还要有更好的饭碗,这是每位劳动者的愿望。
适应就业形势新要求,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你打算怎样做好就业准备?
长期以来,我国消费率一直偏低,2011年的消费率是51.6% ,远低于7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针对这种情况,国家确定了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要求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改善消费环境,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说明当前我国为什么要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8分)
(2)扩大消费需求,仍要坚持理性消费。请你谈谈,我们如何做一个理性消费者?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两图表明商品生产交换受什么规律支配?简述这一规律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在T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中,对老厂房和旧仓库的利用存在两个方面的争议。一种观点
认为,文化是一种人生体验,是一种生活记忆。老厂房和旧仓库也是城市丈脉的一部分,它们往往承载着老企业的文化和精神,在对其改造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时,要“修旧如旧”,使之成为凝固的“文化”。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新,靠创意和知识元素,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因此要引入现代元素“修旧如新”,开辟新的途径、新的空间,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你赞成材料中的哪种观点?请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阐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