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巨著,有“中华帝国古今工艺的总汇”之称。初刊于1637年,传到国外被译成日、英、法等多种外国文字,广受追捧。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无相关”,被“大业文人”弃置案头,而到乾嘉年间则被禁毁,以致湮灭失传近300年,直到20世纪才从日本寻回。回答以下问题。《天工开物》在我国和别国的不同命运,说明( )
A.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 |
B.文化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色彩 |
C.不同国家的文化安全不同 |
D.不同意识形态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
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无相关”,被“大业文人”弃置案头,而到乾嘉年间则被禁毁,以致湮灭失传近300年。这说明( )
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
B.人的文化素养是对生活的体验的结果 |
C.落后的思想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
D.不同文化对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不同影响 |
一个善的行为,必须既有好的动机,又有好的效果。如果是有意伤害他人,或者虽然是无意伤害他人,但这种伤害的可能性是可以预见的,在这两种情况下,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都是恶的行为。以下哪项叙述,最符合题干的断定( )
A.P先生写了一封试图挑拨E先生与他女友之间关系的信。P的行为是恶的,尽管这封信起到了与他的动机截然相反的效果。 |
B.为了在竞争中顺利晋升,J先生利用业余时间解决积压的医疗索赔案件。J的行为是善的,因为S小姐的医疗请求因此得到了及时的补偿。 |
C.在上班途中,M女士把自己的早餐汉堡包给了街上的一个乞丐。由于乞丐急于吞咽而被意外地噎死了。所以,M女士无意中实施了一个恶的行为。 |
D.S女士义务帮邻居照看三岁的小孩。小孩在S女士不注意时跑到马路上结果被车撞了。尽管S女士无意伤害这个小孩,但她的行为还是恶的。 |
某国自1987年申请加入欧盟,直到目前双方仍在进行艰难的谈判。从战略上考虑,欧盟需要该国,如果断然对该国说“不”,欧盟将会在安全、司法、能源等方面失去该国的合作。但是,如果该国加入欧盟,则会给欧盟带来文化宗教观不协调,经济补贴负担沉重,移民大量涌入冲击就业市场等一系列问题。
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上面的陈述中推出( )
A.该国只有3%的国土在欧洲,多数欧洲人不承认该国是欧洲国家。 |
B.如果该国达到了欧盟设定的政治、经济等入盟标准,它就能够加入欧盟。 |
C.欧盟或者得到该国的全面合作,或者完全避免该国加入欧盟而带来的麻烦。 |
D.从长远看,欧盟不能既得到该国的全面合作,又完全避免该国加入欧盟而带来的麻烦。 |
不可能所有商品既价廉又物美。以下哪项最准确地表达了上述断定的意思( )
A.可能有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
B.必然有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 |
C.必然有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
D.可能所有商品都不能既价廉又物美 |
在某次税务检查后,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
丙:有个体户纳了税。丁:有个体户没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
A.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
B.丙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 |
C.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
D.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 |
只要不起雾,飞机就按时起飞。以下哪项正确地表达了上述断定( )
①如果飞机按时起飞,则一定没起雾
②如果飞机不按时起飞,则一定起雾
③除非起雾,否则飞机按时起飞
A.只有① | B.只有② | C.②和③ | D.①和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