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下表示意环北极部分国家北极地区土地、人口、GDP占全国的比重。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为2006年数据;GDP为2005年数据)
国家 |
加拿大 |
美国 |
俄罗斯 |
丹麦 |
北极地区土地面积占国土比重(%) |
43.74 |
6.1 |
51.67 |
98.O5 |
北极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 |
1.94 |
1.94 |
5.0l |
1.94 |
北极地区GDP占全国比重(%) |
2.1 |
0.3 |
12.6 |
1.3 |
环北极国家中,北极地区对本国经济发展作用最大的是()
A.加拿大 | B.丹麦 | C.俄罗斯 | D.美国 |
近年来,环北极国家日益重视北极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
A.地理位置重要 | B.陆地面积扩大 |
C.人口快速增加 | D.全球气候变暖 |
下表我国三种不同工业生产布局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下列各题。
甲产业 |
乙产业 |
丙产业 |
|
1990年主要 生产省份 |
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
||
2001年主要 生产省份 |
广东、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
北京(39%)、 广东(26%) |
上海( 35%)、广东(28%)、江苏(20%) |
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充足的能源 | B.丰富的劳动力 |
C.便捷的交通 | D.广阔的市场 |
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原料因素 | B.能源因素 |
C.技术因素 | D.劳动力因素 |
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比较优势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
D.甲、乙、丙三产业之间存在生产上的联系 |
读哥伦比亚轮廓图和气温和降水量图以及肯尼亚轮廓图和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下列各题。当波哥大的区时为2015年10月8日9:00时,内罗毕的区时为()
A.10月8日16:00 | B.10月7日16:00 |
C.10月8日2:00 | D.10月7日2:00 |
下列关于两地气候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波哥大和内罗毕的气候类型相同 |
B.波哥大由于在赤道附近所以是热带雨林气候 |
C.波哥大地势较高,气候凉爽,四季如春 |
D.内罗毕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是热带季风气候 |
2014年12月19日,受强冷空气和“大湖效应”的影响,美国东北部地区遭遇罕见暴风雪,暴风雪和气温骤降导致至少十几人死亡,五大湖一带一些城市被强降雪“掩埋”,布法罗一天降雪近1.8米。由于积雪太厚,仅仅20日夜间就有30多座房屋屋顶垮塌。下图为“大湖效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大湖效应的表述正确的是()
A.湖面有增温减湿的作用 |
B.湖面右降温增湿的作用 |
C.暴风雪易在迎风湖岸形成 |
D.暴风雪易在背风湖岸形成 |
该地天气变化是属于()
A.暖锋天气系统 | B.冷锋天气系统 |
C.气旋天气系统 | D.反气旋天气系统 |
下图为秘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A河流的开发重点是()
A.航运 | B.灌溉 |
C.发电 | D.旅游 |
秘鲁矿产从矿区运到海港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
A.航空 | B.公路 |
C.铁路 | D.水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