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会“旅行”的岛
在加拿大东南的大西洋中,有个叫塞布尔的岛。这个岛十分古怪,会移动位置,而且移得很快,仿佛有脚在走。每当洋面刮大风时,它就会像帆船一样被吹离原地,做一段海上“旅行”。
该岛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6公里,呈月牙形。由于海风日夜吹送,近200年来,小岛已经向东“旅行”了20公里,平均每年移动100米。塞布尔岛还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沉船之岛”,在这里沉没的海船,先后达500多艘,丧生的人计5000多名。因此,这一带海域被人们称为“大西洋墓地”“毁船的屠刀”“魔影的鬼岛”等。
在南半球的南极海域,也有一个会“旅行”的岛,叫布维岛。在不受风浪的影响下,它会自动行走。1793年,法国探险家布维第一个发现此岛,并测定了它的准确位置。谁知,经过100多年,当挪威考察队登上该岛时,这个面积为58平方公里的海岛,位置竟西移了2.5公里,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它“离家旅行”的,至今仍是个谜。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塞布尔岛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中,这个岛十分古怪: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造句。
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究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自然中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人类去发现和探索。同学们,你们是未来 的主人,你做好准备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1)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 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 以及 ,从而引导学生 ,培养 的情感和 的兴趣。
(2) 这篇课文分别从 和 两个方面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 、 、 、 ,告诉我们从中获得的信息: , , 。
(3) “我们认识了文字,就可以读很厚的书,就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事情了。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一句中两个加点的“文字”,前一个是指 ,后一个是指 。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在学中问,()在问中学,()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翱翔()探求()强健()在文中的括号诶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学与问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
(1)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 和沈括小时候都非常喜欢提问,他们对这个
、 (均填成语)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 写的《大林寺桃花》中的名句,其中“芳菲“的意思是 ,”始盛开“的意思是 。后两句诗是“ , “。
(3) 本文列举了中外两个名人的事例,哥白尼的事例告诉我们要 ;沈括的事例告诉我们要将“ “解决问题。这样说理有根有据,令人信服。
(4)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这两句话一句在开头,起的作用是 ;另一句在结尾,起的作用是 。两句话之间的关系是互相 。
根据这首诗的内容填空。
(1)《观书有感》是 代著名理学家 的作品。这首诗以 的手法,借半亩方塘明净的形象来比喻 的体会。这首诗告诉我们: 。
(2)诗句“为有源头活水来”中的“ ”一词后来演化为成语。这个成语在诗句中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在的意思是指 。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等到大家的笑声停止后,林肯说:“我非常(感谢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告诫),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在括号里填上用“笑”字组成的词语。
(1)“哈哈哈……”()声在校园里久久回荡。
(2)所有的参议员都在()林肯是鞋匠的儿子。
(3)他()着说:“不用谢,这是顺手之劳的事。”“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这是一种怎样的笑?面对这样的笑,林肯的反应怎样?
你注意到林肯的回答中连用了三个“永远”吗?从这三个“永远”中你读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