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最美丽的是那五颜六色的池水。站在山上向下望去,漫山遍野的水池在阳光下闪耀着红、黄、白、绿、紫、蓝等各种光彩,像一幅巨大的彩画铺展在眼前。使人惊奇的是,这些彩池虽然互相连接,水也来自同一溪流,但每池的水色却各不相同。有的上边的池水是咖啡色,流入下边的池子就成了柠檬黄;有的左边的池水是湖蓝色,注进右边的池子却变成了橄榄绿;有的水池只有一种颜色,有的一个水池呈现出多种色彩。如果把各池的水舀起来一看,却又跟普通清水一样,什么颜色也没有了。同样的水,在不同的池子里怎么会显出不同的颜色呢?原来池底生着许多石笋,而这些石笋表面又凝结着一层细腻的石粉。在阳光照射下,池底就像一面面高低不平的反光镜,显出各种美丽的颜色。变换的色彩使五彩池显得格外美丽,格外神奇。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在不同池子里的水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小 溪
我家门前有一条极平常极平常的小溪流,水位最高时水面也就4米宽,水小时,鼓足劲,一下子就能跳过去。岸上长着几株婆娑的柳树,对岸便是生产队的大田。这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常,和苏北农村的无数条小溪相比,没有任何更值得夸耀的地方。
然而,我却非常喜欢它。
“当,当……”时钟刚敲了四下,我就来到了溪边。眼前一片朦胧。过了一会儿,从溪底看见天空中稀疏疏地点缀着几颗星星,像有一长串珍珠镶嵌在黑缎子似的天幕上。天空渐渐泛白,天边出现了红晕□眼前的小溪又展开了另一幅动人的画卷□瑰丽的早霞映红了半边天□也将绚烂的色彩柔和地晕染在溪水中□胭脂红□玫瑰红□金红□橘黄□柠檬黄□孔雀蓝□湖蓝□五光十色□美丽动人□像燃烧的熊熊火焰,像销熔的灿灿黄金,像浮动的道道彩绸。啊,真想不到,小溪竟是这样的美!
从此,我对小溪入了迷。上学前,放学后,我都要去看看它,就像看我的老朋友。我爱溪中悦耳的流水声,我爱溪中变幻无穷的景致。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加以衬托和装饰,使原有的事情更美好。 ( )
(2)形容变化极大。 ( )
(3)比喻色彩鲜艳、纷繁或式样繁多。 ( )
2.根据短文的内容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色彩 ( )的早霞
( )的流水声
3.给文中“□”处加上标点符号,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两种修辞手法。
(2)这句话共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
(3)这句话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课内短文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段话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浸”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香的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短文
用冰点火
一架飞机突然失事,飞行员不得不从飞机中跳出来,打开了降落伞。
飞行员落在一座荒山上,这里只有冰、雪和枯枝落叶。飞行员想用枯枝落叶烧一堆火,这样,人们看见火光,就会来营救他。
可是,他身边既没有火柴,也没有打火机。
怎么办呢?机灵的飞行员拿起一块冰,把它磨成一块凸(tū)透镜,金色的阳光,透过这块用冰做成的凸透镜,光线聚集成一点,很快就把落叶点着了,落叶点着了又点燃枯枝,燃起了熊熊烈火。
不久,人们发现荒山上的火光,营救了那位失事的飞行员。
这个有趣的“用冰点火”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光和热,聚集到一点,才会燃起熊熊烈火。一个精力分散的人,常常会一事无成。
(1)按要求写词语。
机灵的近义词是()
聚集的近义词是()
(2)仿照例子写一句话。
例:他身边既没有火柴,也没有打火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把相关句子在文中用“______”标出来
(4)短文中这位飞行员是怎样用冰点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安门广场
登山天安门城楼向南眺望,整个广场尽收眼底。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广场南段是毛主席纪念堂。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比一比“眺望”和“瞭望”的区别,并为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词语。
站在狼山顶上,我()着故乡的山山水水。
A.眺望
B.瞭望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画横线的词的意思。
眺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广场中央矗立着()
广场南端是()
广场东侧是()
广场西侧是()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鱼印(yìn)。鱼印的体型长得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
鱼印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ěr)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来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这时,它的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续吸附上新"船"。鱼印在大海中乘船周游,( )省力气,( )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前进--( )
短暂--( )
附近--( )理解带点的字,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良机: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游: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鱼印乘的“船”指的是。鱼印离开乘的“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这个“美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鱼印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一举两得”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老师,您好》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
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古今中外,
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
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
老师,您好!
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
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笔尖飞舞,
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笑语盈盈,
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每当看到鲜花在幸福地开放,
我就情不自禁地衷心祝愿:
老师,您好!
(1)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春晖”、“朝霞”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