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张车票
她迈着沉重的步子,把头垂得低低的,蹒跚地向车站走去。
她没有带一点儿子平日喜爱吃的东西,只是带着一个母亲忏悔、痛苦而又愧赧(羞愧,脸红)的心去看望在少年管教所劳动教养的儿子。
她径直走向入站口,默默地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目光突然触到入口处墙上量身高的标尺,心顿时颤抖起来。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一条闪光的皮鞭……
耳边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喧闹声,眼角晃动着急匆匆的人影,这是刚刚下车的人出站了。
“妈妈,刚才阿姨给我量高时,我把腿弯着,没有过线。”一个稚嫩的童声。一个多么熟悉而又可怕的声音!她惶恐地抬起头,只见一个年轻的母亲,正抱起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吻起来:“真乖,好儿子,妈妈把省下的钱给你买好东西吃!”
“妈妈好!妈妈好!”小男孩抱着妈妈的头,甜甜地说。
“妈妈不好!”她的声音在颤抖,嘴唇在嗫嚅(说话吞吞吐吐,想说而又不敢说的样子),双脚不由自主地跨出了长长的队伍,一下站到这对陌生的母子身边。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年轻的母亲有点愕然,她用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的目光望着她问道:“你是说谁呀?”
“我是在说自己,也是在说你!”她内疚而又真诚地说。
“我有什么值得你说的,真是奇怪!”年轻的母亲气恼地回答。
“妈妈,我们走!”小男孩摇着妈妈的头撒着娇催促。
“不能走!”她显得十分激动,声音都嘶哑了。
“你凭什么不让我们走?”年轻母亲向她投以愠怒的目光质问道。
▲“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她眼里闪动着泪花,语气是那样凝重。她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报纸,羞容满面地递给她说:“请你看看我这篇拙文,不,尝尝这粒苦果吧!”
年轻的母亲放下手中的小男孩,好奇地接过报纸,猛然,一个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从一张车票说起——一个母亲的忏悔》。
“啊……你的孩子就是这样……”年轻的母亲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哽塞了。
“妈妈,我们快走呀!”小男孩摇着妈妈的腿嚷着。
“不,不能走,我们补票去!”年轻的母亲说道。
(1)读画“______”的句子,“她”为什么看见“量身高的标尺,心顿时颤抖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有“▲”的一段文字中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年轻的母亲看了报纸以后,“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哽塞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山羊和大灰狼
两山之间有一座小桥,桥身高,桥面窄,桥下水流湍急。一天,老山羊来到桥的这头,大灰狼来到桥的那头。他俩都要过桥。
大灰狼一见到老山羊就馋得直流口水,他怕老山羊跑掉,便十分温和地说:“山羊兄弟,过去我有许多对不起您的地方,今天就让您先过桥,也算是我给您赔个不是。”
老山羊深思片刻,笑着说:“你能认错就好。昨天我不小心腿摔伤了,走路特别慢,还是你先过桥吧!”
大灰狼迫不及待地上了桥,一步步地紧逼过来。眼看大灰狼就要抓到老山羊了,突然老山羊大喊一声:“大老虎!当心!”大灰狼慌忙扭过头去。就在这时,老山羊猛冲过去,一下子把大灰狼顶下了桥。
选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沉思()

A.柔和 B.犀利 C.深思 D.考虑

老山羊是用什么办法摆脱危险的?()
A.大灰狼迫不及待地上了桥,一步步地紧逼过来。
B.突然大喊“大老虎”,在狼回头的一瞬间把狼抵下桥去。
C.大灰狼慌忙扭过头去,自己掉下了桥。
老山羊看出了狼的鬼把戏,从一词可以看出来。老山羊让狼先过桥的理由是:()。
A.沉思片刻。昨天山羊不小心把腿摔伤了,走路特别慢,还是让狼先过桥吧。
B.直流口水。过去狼有许多对不起山羊的地方。今天就让山羊先过桥,也算是狼给山羊赔个不是。
C.直流口水。昨天山羊不小心把腿摔伤了,走路特别慢,还是让狼先过桥吧。

阅读《风筝和线》回答问题
风筝升上了天空,低头一看,房屋和树林全在自己的脚底下,觉得很了不起。
便对线说:“哈哈,世界上只有我最高了。”//
忽然飞来了一架飞机,风筝对线说:“就怪你牵住我的脖子不放,要不,我肯定比飞机飞得更高。”
“要不是我牵住你,你只能趟在地上。”线对风筝说。风筝不以为然。//
一阵风吹来,风筝拼命往上窜。正当窜得起劲时,线断了,风筝像乘机追上
飞机,可是身不由己飘飘悠悠地跌落在地上。风筝这才明白:
仿照“飘飘悠悠”这种构词形式写五个叠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横线。
(zhēng zhēn zēng)得(jué jiào)
已用“//”把短文分成三段,写出各段大意。



下面三句话,哪一句放在文章结尾你认为最合适?请在括号里打“√”。
(1)不听别人的劝告是不对的。()
(2)自高自大,把自己估计得太高,必然要失败的。()
(3)只有谦虚,才会进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了上面。
请用横线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芦塘(táng tán)
细苇(wéiwěi)
憧憬(chōng jǐng)(jǐngjīng)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憧憬:
造句:
“我们依然快乐……”这句话中的“依然”还可以换成()。
第二自然段主要写的是()。
A.做风筝 B.放风筝 C.找风筝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了上面。”
我从这句话中了解到小作者的心情是 ,我还能在课文中找出其它描写心情的句子。


我们的心情
做风筝时

放风筝时

找风筝时

写出三个描写心情的四字词语。

阅读《冒雨借书》回答问题
八月的一天,一早就下着大雨。北戴河文化馆里,图书管理员小王在空荡荡的图书室里,隔窗望着外面的风雨。
突然,电话铃响了。小王拿起话筒,打电话的人说要借一本世界地图和几本书,研究一个问题。小王抱歉地告诉他:“这几本书按照规定不能外借,您如果需要,可以到图书室来看,对不起。”对方只好把电话挂上。
外面的风雨是那么大,图书室里静得让人感到无聊。“不会有人来借书了吧?”
小王正想着,忽然,图书馆的门被推开了,一个人带着风声雨水走进屋里。他手里的雨伞流着水,挽起的裤脚已经湿透。他把雨伞放到墙边,微笑着向小王走来,请她把世界地图和几本参考书借给他看看。
这时,小王的双眼吃惊地瞪圆了。“啊,您,周总理!”总总理朝她点点头。
小王的心里又后悔又难过,她喃喃地说:“真对不起,总理,我不知道是您。您的工作那么忙,还亲自跑来......”
“唉,小同志,你把图书管理得很好嘛!”周总理笑着回答她,“有一套制度,这样很好。没有章程制度,办不好事情。”
周总理说完,接过小王捧来的书,坐在桌边认真地查阅起来。
小王看着周总理那专心读书的身影,心潮就像外面的风雨,更像风雨中起伏的海浪。
周总理查阅完资料,站起来,同小王握手告别,勉励她说:“一定要做好图书室的工作呀。”
这时,风更猛,雨更大了。敬爱的周总理打起雨伞,推开门,又冒着风雨走了。小王激动地目送着周总理,心里在呼唤着:“美丽的北戴河,永远记住这件平凡的小事吧!”
联系上下文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无聊()A.因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B.由于清闲而烦恼。
(2)勉励()A.勉强。 B.鼓励、激励。
把文中一个形容小王心情的比喻句用“——”画出来。并说一说这句话中把()比作()和(),表明小王的心情()。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对周总理说:

阅读回答问题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她刚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小珍今天上午要来找他学叠花篮。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在教小珍吧。”父亲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好吗?”
妈妈在一旁说。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备(zhǔn zǔn)解(shì shī)
好(yuē yāo)早(cān chān)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的眼睛()的嘴巴
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中心?把它工工整整地抄写在下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