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虞美人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景物?景象有什么特点?
这首词运用了以乐景写哀的表达技巧,试简要例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菩萨蛮
贺铸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①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
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注】①樵风:典出《会稽记》。郑宏年轻时上山砍柴,碰到神人,向神人请求顺风运柴,后遂其愿。“樵风”后指顺风。试赏析上阕“无端更借樵风送”中“无端”二字的妙处。(4分)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下阕中词人的情感变化。(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的题目。
小园
黎 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①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①寒花:菊花。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眼儿媚
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①,数竿修竹②,几叶芭蕉③。
【注】①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②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③张说《戏草树》:“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概括词中“萱草”“修竹”“芭蕉”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简要分析这首词与李清照《声声慢》在用字方面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分歧桃李混芳尘。
猛然一夜芬芳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简析这首诗颔联的意境。
联系本诗意境,分析“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结合全诗看,这首诗是如何写出诗人的“寂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