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进行性质比较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用NaOH溶液与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
B.比较氯、溴非金属性: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中 |
C.将混有SO2的CO2通入NaOH溶液中除去SO2 |
D.比较镁、铝金属性:镁、铝(除氧化膜)分别放入4mol·L-1NaOH溶液中 |
某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测得溶液中的CO2-3、HCO-3、AlO—3、Al3+离子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的CO2-3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B.V1:V2=l:5 |
C.M点时生成的CO2为0.05mol |
D.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 |
某矿石由前20号元素中的4种组成,其化学式为WYZX4。X、Y、Z、W分布在三个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为金属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W能与冷水剧烈反应,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Y、Z位于同周期,Z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Y>Z>X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 <Z |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W | D.Y、Z的氧化物都有两![]() |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1=—393.5kJ/niol
CH3COOH(1)+2O2(g)= 2CO2(g)+ 2H2O(1)△H2="-" 870.3kJ/mol
H2(g)+O2(g)=H2O(1)△H="-285.8" kJ/mol
则2C(s)+2H2(g)+O2(g)=CH2COOH(1)的反应热△H为
A.+488.3kJ/mol | B.-488.3kJ/mol |
C.-244.15kJ/mol | D.+244.15kJ/mol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lmol Cu在适量硫蒸气中燃烧,得到的固体质量为80g |
B.分子数为NA的CO、C2H4的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
C.56g Fe投入足量冷的浓硝酸中,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
D.0.lmol1![]() |
分子式为C7H8的某有机物,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与溴水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与H2完全加成,加成后其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结构)有()
A.3种 | B.4种 | C.5种 | D.6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