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室里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现用下列有关装置先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后进行有关性质实验。试根据下列有关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装置中各仪器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为A接_ _接_ _接_ _接_ _接_ _接G。
(2)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__,D中的现象为___    _  ,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
(3)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中____    ____    ___,G中_____________          _。
(4)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含有ClO-与ClO3-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报纸报道了多起卫生间清洗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试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分析,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不断鼓入空气,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说明乙醇的氧化应是 反应.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是
(3)反应进行一段时后,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有
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 (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 (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为探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I)如上图1所示,试管中装乙醇,(图示不一定准确)则反应现象为
(II)如上图2所示,把加热的铜丝插入到装有乙醇的试管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该反应中产生的有机物为 ;(填结构简式);
(III)为了确认乙酸、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有人设计用如图3所示装置来进行实验验证。
①A中所盛试剂为___ ____。
②C中实验现象为 ,由实验可知这三种酸的酸性大小为
③该装置中存在不妥之处,请提出改正措施

为探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I)如上图1所示,试管中装乙醇,(图示不一定准确)则反应现象为
(II)如上图2所示,把加热的铜丝插入到装有乙醇的试管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该反应中产生的有机物为 ;(填结构简式);
(III)为了确认乙酸、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有人设计用如图3所示装置来进行实验验证。
①A中所盛试剂为___ ____。
②C中实验现象为 ,由实验可知这三种酸的酸性大小为
③该装置中存在不妥之处,请提出改正措施

通常状况下,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难溶于水,与酸、碱、盐溶液均不反应。已知乙二酸晶体加热分解的方程式为:H2C2O4•2H2O3H2O + CO2↑+ CO↑,不考虑其他因素干扰,如何利用下列装置验证反应产物中含有CO2和CO(装置不能重复使用)。酒精喷灯可作高温热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
(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数字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①→
(3)证明C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4)本实验尾气处理的方法是
(5)根据题给的数据,假设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排出,并与吸收液充分反应(提示:B、C中澄清石灰水均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D中溶质及对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

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mol/L的NaOH溶液480mL: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NaOH________g。
(3)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
(4)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5)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________。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⑤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