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编】(15分)一种广泛用作药剂、有机氯化剂,及用于制造染料、橡胶的化工原料——硫酰氯(SO2Cl2),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熔点为-54.1℃,沸点为69.1℃,在潮湿空气中“发烟”;100℃以上开始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气。氯化法是合成硫酰氯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SO2(g)+Cl2(g)SO2Cl2(l)  △H=-97.3kJ·mol-1

(1)仪器A的名称是           ;甲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             ____。
(2)干燥管B中盛放的药品是             
(3)实验时从仪器C中放出液体的操作方法是                                    
(4)装置乙中盛放的物质为            ,若缺少装置乙,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5)氯磺酸(ClSO3H)是一种无色的发烟液体,有刺激性臭味,沸点178℃,受热分解也能制得硫酰氯, 同时还有另外一种物质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离的产物的方法是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6)为提高本实验中硫酰氯的产率,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填序号)。
A.控制气流速度,宜慢不宜快    
B.水浴加热三颈烧瓶   
C.若三颈烧瓶发烫,可适当降温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下相同装置,用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1)仪器a的名称______;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为______。
(2)MnO2催化下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请帮助完成(所有空均需填满)。

⑷甲、乙两小组得出如图数据。
①由甲组实验II得出的数据可知:浓度越大,H2O2分解速率______;
②由乙组研究的酸、碱对H2O2分解影响因素的 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Na2O2和K2O2溶于水放出气体速率较快的是______;乙组提出可以用BaO2固体与H2SO4溶液反应制H2O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支持这一方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工业上以碳素铬铁为原料制取铬铵矾,利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铬。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FeSO4+Cr=CrSO4+H2

(1)碳素铬铁是铁铬合金,粉碎后溶于硫酸和电解阳极液的混合溶液中。该过程中电解阳极液的主要作用是
(2)加入(NH42SO4的目的是
(3)结晶后的母液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可采用的处理方法是
(4)产品铬中含氧呈脆性,为了降低其含氧量,可通过提高其纯度。

某化学小组采用下图装置模拟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氢气,通过氢气还原氧化铜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同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图中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经略去)。

(1)写出装置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完成上述实验,正确的连按方式为a连接,b连接(填字母)。
(2)①装置乙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A瓶内盛装的溶液最好是(填字母)。
a.I-淀粉溶液b.NaOH溶液
c.FeCl2与KSCN混合溶液 d.Na2SO3溶液
②加热装置丙中的氧化铜粉末之前,除了要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还需进行的必要操作是
(3)利用装置丙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现有两种方案:①测得反应前后洗气瓶B及其中液体质量差m1,②测得反应前后U形管及其中固体质量差m2。你认为合理的方案为(填“①”或“②”)。若采用测得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m3的方案,已知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实验中氧化铜样品质量为m,则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为,该方案在反应后硬质玻璃管冷却过程中没有一直通氢气,会导致测定Cu韵相对原子质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理由是

某同学对Cu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研究的问题和过程如下:
(1)为探究Cu(OH)2是否和Al(OH)3一样具有两性,除选择Cu(OH)2外,必须选用的试剂为__(填序号)
a.氨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冰醋酸
(2)为探究不同价态铜的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CuO粉末加热至1000℃以上完全分解成红色的Cu2O粉末,该实验说明:在高温条件下,+l价的Cu比+2价Cu更(填“稳定”或“不稳定”)。
②向Cu2O中加适量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和一种红色固体,该反应的离子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由此可知,在酸性溶液中,+1价Cu比+2价Cu更(填“稳定”或“不稳定”)。
(3)为了探究氨气能否和氢气一样还原CuO,他根据所提供的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画),装置A产生氨气,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

①实验开始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K,发现浓氨水没有滴下,如果各仪器导管均没有堵塞,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后,装置B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装置E中收集到无色无味的气体,在空气中无颜色变化,点燃的镁条可以在其中燃烧,则B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C中的球形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氮化铝(AIN)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氮气、氧化铝和活性炭制取氮化铝,设计下图实验装置。

试回答:
(1)实验中用饱和NaNO2与 NH4C溶液制取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中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的导管A的作用是(填写序号)。
a.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 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使NaNO2饱和溶液容易滴下
(3)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4)化学研究小组的装置存在严重问题,请说明改进的办法
(5)反应结束后,某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来测定氮化铝样品的质量分数(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已知:氮化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H)4]和氨气

①广口瓶中的试剂X最好选用(填写序号)。
a.汽油 b.酒精 c.植物油 d.CCl4
②广口瓶中的液体没有装满(上方留有空间),则实验测得NH3的体积将(填“偏大”、“偏小”、“不变”)。
③若实验中称取氮化铝样品的质量为10.0g,测得氨气的体积为3.36L(标准状况),则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