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
地区 |
价格 |
江苏 |
米谷每石中价1.5~1.6两白银 |
湖广 |
米每石1.4~2两白银 |
江西 |
米每石1. 5~2.3两白银 |
山西(部分地区) |
米麦每石1.5~2两白银 |
山东(兖州、泰安) |
粟米每石1.4~1.8两白银 |
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产粮区 B. 南北各地之间商业联系加强
C. 粮食开始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D. 南北方经济地位趋向平衡
宋辽边境“生息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指老年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 )。
A.削弱了北宋军事力量 |
B.使宋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
C.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
D.使宋辽间的民族矛盾彻底消除 |
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
B.导致了农民两极分化严重 |
C.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 |
D.政府采取了措施鼓励农民进行农业投资 |
下列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
B.连坐法的推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 |
C.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
D.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
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
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
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 |
促使俄国1861年改革发生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B.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 |
C.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 |
D.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