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遭受列强侵略的血泪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光荣斗争史。请回答:
(1)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些大规模侵华战争?请按顺序写出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
(2)举出1840年以后,中国被迫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并说说这个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3)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举出三个代表人物,并简写写出他们的英勇事迹,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给你最大的启迪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索沃战争 中日建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本题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二: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明太祖论》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
——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四: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材料五:伏尔泰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比做“文明的恶棍”,说天主教就是“一群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罗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经历了怎样的变化?(1分)
(2)材料二明太祖通过什么措施巩固统治?(1分)
(3)结合材料三,雍正帝为确保军事行动的顺利和强化皇权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4)材料四彼得拉克的话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什么思潮?(1分)
(5)材料五中“伏尔泰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说明他推崇怎样的政治体制?18世纪的欧洲在启蒙运动影响下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什么?(2分)
(6)综合以上内容,你认为近代中国为什么落后于世界潮流。(1分)

(本题8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统一篇】
材料一:

(1)结合图一,为了解决分封制带来的弊端,秦始皇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1分)依据图二、图三归纳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个措施。(1分)
(2)隋朝在结束分裂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开创了什么行政制度?(1分)
(3)元朝建立了怎样的行政制度来巩固对全国的统治?(1分)
【团结篇】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4)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
材料三: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孝文帝
(5)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推行怎样的政策来促进民族融合?(1分)
(6)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表现是什么?(1分)
(7)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反映了清朝的民族政策颇具远见卓识,请举一例说明。(1分)

1783年,俄罗斯正式将克里米亚半岛纳入版图。此后,对俄罗斯民族来说,在这一地区上演了一幕幕悲喜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4年,为争夺对土耳其的控制权,俄国对英、法的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政府的腐败和军事上的落后使俄军毫无胜利的希望。俄军的战舰是帆船,而联军的战舰则是先进的汽船;俄国南方没有铁路,靠牛车马车运输,而联军则用铁路运输军用物资。1855年,俄国战败。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国内矛盾进一步加剧,农民起义震撼了贵族地主的统治。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

(1:俄罗斯 2:乌克兰)
材料三2014年3月17日,克里米亚公投统计结果表明,96.6%选民赞成加入俄罗斯。21日,普京签署经联邦议会批准的克里米亚入俄条约。27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有关乌克兰问题决议,确认克里米亚“脱乌入俄”全民公投无效。
(1)材料一中,英法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军事上的优势地位与什么因素紧密相关?战败后,为摆脱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图1是在克里米亚半岛南端某一旅游胜地召开的会议,请写出会议名称并说出这一会议对战后哪一国际组织的建立产生了影响。
(3)材料二图2,原苏联为了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在斯大林领导时期实行了哪两个方针?
(4)读材料三,请你从中国一贯的外交立场出发,谈谈对克里米亚公投重回俄罗斯这一事件的看法。

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世界已跨入新的世纪,可天下仍不太平。让我们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吧!某校九年级(2)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图文展,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准备】
(1)你可以从哪些途径收集资料?
【活动展示】
第一组表解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起止时间
1914.7—1918.11
1939.9—1945.9
交战双方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同盟
转折性
战役
凡尔登战役

战争性质

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战后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一组收集的表格信息有残缺,请你在上表表格中将内容补充完整。
第二组文汇历史
(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的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
——法国作家巴比斯《战火》
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凋敝,困难重重。英国有一半以上的工业瘫痪,法国居民每天仅配给200克面包,联邦德国工人一月的工资只能买一条香烟。
——《世界历史》九下P91
(3)从第二组收集的材料中,你得出什么认识?
第三组图说现实

基地组织仍然活动猖獗图
(4)第三组收集的图片中,反映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维护当今世界和平提出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是某一学校一组科学挂图中的两副,体现了一种校园文化,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超越精神。

(1)牛顿临终遗言中说:“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安全未被探明的真理之海。”请列举牛顿捡到的“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
(2)材料一中爱因斯坦是如何在物理学领域超越牛顿的?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代从16世纪到19世纪末,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发现和发明创造都无不极大地推动着人类对宇宙自然的认识深化,并最大限度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发展。
(3)有人认为,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可以引领一个崭新的时代推动社会的发展,请你从所学知识中,找出最有力的论据加以说明。
材料三 齐奥克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如今人类早已走出自己的摇篮,蹒跚学步了。

(4)以上发明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填序号)
(5)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