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食物是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支柱。下表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

品名
蔬菜苏打饼
配料
面粉、鲜鸡蛋、精炼食用植物油、白砂糖、奶油、食盐、脱水青菜、橙汁、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
保质期
十二个月
生产日期
2010年11月6日

(1)对上表中各种配料成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富含蛋白质的是鲜鸡蛋      
B.富含维生素的是脱水青菜和橙汁
C.富含淀粉的是面粉和白砂糖 
D.富含油脂的是精炼食用植物油和奶油
(2)以今天的日期为准,该饼干能否食用  ( 填“是”或“否”)原因是   
(3)上表中碳酸氢钠是作为     ,其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蛋白质的变性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10月19日上午8点,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在雾霾中鸣枪起跑,当天pM2.5指数达到331,属于严重污染。PM2.5中二次颗粒物(间接生成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大气中的气态物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气态氨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通过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的颗粒物(如硫酸铵颗粒、硝酸铵颗粒、有机化合物颗粒等)。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空气中的污染物SO2导致酸雨的成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干燥”或“氧化”)SO2气体。
②实验过程中,B装置内石蕊试纸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C装置内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___________________色,说明SO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③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往盛有水的烧杯中通入SO2气体,测得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然后每隔1h测定其pH,发现pH逐渐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直至恒定。说明烧杯中的溶液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最终生成H2SO4
(3)SO2形成酸雨的另一途径为:SO2与空气中的O2在飘尘的作用下反应生成SO3,SO3溶于降水生成H2SO4,则在此过程中的飘尘是作为__________(填“催化剂’’或“氧化剂”)。
(4)SO2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硫酸而形成酸雨,该市可能易出现酸雨.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化肥等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气中都含有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溶于水最终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成酸雨的另一主要原因。

某火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充分燃烧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其排出的废气中含有CO2、SO2、水蒸气等。为了检验该发电厂排出的废气中的成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仪器连接的顺序为(填导管接口字母)
(2)根据 现象能证明有SO2存在。
(3)根据 中无明显变化和装置A中 现象证明有CO2存在。
(4)把装置E放置在最后,能否证明该废气中含有水蒸气? ,理由是
(5)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D的作用是
(6)将SO2通入氯水中溶液颜色变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有A~I九种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未注明)如下图所示。已知:B、C、F为单质,常温常压下,B为固态,C、F为气态;化合物中仅A、E为气态;常温下,D为淡黄色粉末,H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1)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 F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G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100 mL I溶液中通入A,充分反应后,在减压和较低温度下,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M。通入A的体积V(标准状况下) 与M的质量W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点时M的组成成分为______________。
② 若要使b点生成的盐的质量变为8.4 g,则应继续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________ mL (标准状况下).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端口倒出
B.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铜后通氢气
C.蒸馏石油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未加碎瓷片,立刻拔开橡皮塞并投入碎瓷片
D.实验室做钠的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到原试剂瓶中

E.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刻用稀NaOH溶液洗涤
F.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清洗;
G.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H.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I.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
J.存放氯化亚铁溶液的试剂瓶则加些铁粉和稀盐酸
K.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NH4Cl固体的方法来制取氨气。

研究证明:使用氯气作自来水消毒剂,氯气会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如CHCl3等物质,这些物质可能是潜在的致癌致畸物质,目前人们已研发多种饮用水的新型消毒剂。亚氯酸钠(NaClO2)常用于水的消毒和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用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较安全;
(1)在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工艺流程中的NaClO3、ClO2、NaClO2都是强氧化剂,它们都能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若用二氧化氯和浓盐酸制取Cl2,当生成0.5 mol Cl2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个数是________。
(2)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物质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_____(选填序号)。
a.Na2O2 b.Na2S c.FeCl2
(3)从滤液中得到的NaClO2·3H2O晶体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a.蒸发 b.灼烧 c.过滤 d.冷却结晶
(4)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2)漂白织物。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25℃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温度下NaClO2溶液中c(Na+)__________c(ClO2-)(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_____;

A.3.0 B.4.0-4.5 C.6.5-7.0 D.9.0

③根据图中数据,当pH=8时,往NaClO2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溶液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