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
A.Br― | B.SO42— | C.H2SO3 | D.NH4+ |
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葡萄糖(苯酚):加入适量NaOH溶液,蒸发结晶 |
B.溴乙烷(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
C.乙醛(乙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 |
D.乙酸乙酯(乙酸):加入适量乙醇、浓硫酸,加热,蒸馏,收集馏出物 |
某有机化合物结构式为: ,它可以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①取代 ②加成③消去④水解⑤酯化⑥中和⑦缩聚⑧加聚
A.①③⑤⑥ | B.②④⑥⑧ | C.①②③⑤⑥ | D.除④⑧外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39g某浓度的乙炔的苯溶液中总原子数为6NA |
B.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4NA个 |
C.标准状况下,11.2L的CHCl3含有的分子多于0.5NA个 |
D.0.1molCnH2n+2中含有的碳碳单键数为0.1nNA |
目前工业上用乙烯制乙醛的过程分为三步进行:
①CH2=CH2+PdCl2+H2O → CH3CHO+2HCl+Pd
②Pd+2CuCl2 = PdCl2+2CuCl
③2CuCl+1/2O2+2HCl=2CuCl2+H2O
对于整个生产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2=CH2是还原剂,PdCl2是氧化剂 | B.CuCl是还原剂,O2是氧化剂 |
C.乙烯是还原剂,O2是氧化剂 | D.Pd和CuCl都是催化剂 |
有机物A和B的分子中都有2个碳原子,室温时A为气体,B为液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直接转化为C,将B的蒸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产生红色固体,同时生成C。则3种物质可以是
A.A是CH2=CH2,B是CH3CHO,C是CH3CH2OH
B.A是CH≡CH,B是CH3CH2OH,C是CH3CHO
C.A是CH3CHO,B是CH2=CH2,C是CH3CH2OH
D.A是CH3CH2OH,B是CH3CH3,C是CH≡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