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不褪色 |
B.若A为醋酸溶液,B为贝壳,C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
C.若A为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D.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产生白色沉淀 |
某混合气体由烯烃A和某烃B组成。现将1.0 L该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0 L二氧化碳和2.4 L水蒸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混合气体
的组成及其体积比是
A.V(烯烃)∶V(烷烃) =" 3∶2" | B.V(烯烃)∶V(烯烃) = 3∶2 |
C.V(烯烃)∶V(炔烃) =" 3∶2" | D.无法计算 |
下列工业生产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分馏和干馏都是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B.工业上生产酒精,可以用发酵法和乙烯水化法 |
C.工业生产聚氯乙烯的反应原理是利用缩聚反应 |
D.石油裂解气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若不小心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稀溶液冲洗 |
B.在石油的分馏实验中,温度计应该伸入到液面下方 |
C.实验室制备乙烯时,应加入碎瓷片防止爆沸 |
D.利用电石制备电石气时,用饱和食盐水来进行除杂 |
科学家用催化剂将苯酚(X)和1,3-二羰基化合物(Y)合成一种重要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构单元——苯并呋喃(Z),W是中间产物(R1、R2均为烷烃基)。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属于加成反应 |
B.X、Y、W、Z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
C.X、Y、W、Z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
D.1 mol的X或W最多均能够消耗3 mol Br2 |
除去下列括号中的少量杂质的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甘油(水):直接分液 |
B.苯(苯酚):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分液 |
C.甲烷(乙烯):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
D.乙酸乙酯(乙酸):加入NaOH溶液后,再分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