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秋夜山居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
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
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诗歌首句“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又照应了题目。
末句中的“衔”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柳枝词(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诗中将无形的愁思具体化,并表现出愁思很多的一个字是 ;作者埋怨船“不管烟波与风雨”都要出发,“烟波与风雨”既指自然的现象,也指 。
阅读下面古词,完成后面题目。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春光好。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 |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 的美景。 |
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写景状物色彩鲜明,花团锦簇,柳丝夕阳,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画卷。 |
B.词的上片“得意”和“竞”等词语通过拟人手法浓墨重彩地表现出了热闹的春意。 |
C.“花偎雪坞浓香”与“笋迸苔钱嫩绿”对仗,景致互相映衬,香色尽现。 |
D.这首词托物言志,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3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3分)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4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歌鉴赏
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2 分)
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