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杆菌是麻风病的病原体,下列有关麻风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麻风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 B.麻风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
| C.接种疫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效应T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
| D.人患麻风病后,机体消灭麻风杆菌的过程中包含细胞免疫 |
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错误的认识是
| A.它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经过不断修定、补充与完善而形成的科学理论 |
| B.种群密度的变化对其基因频率的改变无影响作用 |
| C.种群共用一个基因库,它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 D.“突变”是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
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功能如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他们的孩子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 |
| B.他们的孩子是Rh阴性的可能性是1/2 |
| C.他们的孩子中理论上有3/4能够产生淀粉酶 |
| D.他们可能生出既有椭圆形红细胞又能产生淀粉酶类型的孩子 |
通过实验研究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酶的最适温度为36℃左右 |
| B.当温度为某一固定值时,酶的用量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
| C.该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因变量只有1个 |
| D.若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b的顶点上移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将解离、漂洗、染色的洋葱根尖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 |
| B.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中,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立即放入解离液中解离,然后漂洗、染色、制片 |
| C.观察线粒体,用新鲜的藓类叶片代替口腔上皮细胞,效果较佳 |
| D.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时,观察不到染色体 |
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能合成有氧呼吸酶 |
| B.转录和翻译的场所都相同 |
| C.都能合成核酸和激素 |
| D.都有以磷脂和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膜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