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诗中第四句“日光穿竹翠玲珑”,有人认为这句景色描写实在妙极,但也有人认为改作“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好,你觉得哪种更好?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共8分)
旅思
戴望舒
故乡芦花开的时候,
旅人的鞋跟染着征泥,
黏住了鞋跟,黏住了心的征泥,
几时经可爱的手拂拭?
栈石星饭的岁月,
骤山骤水的行程,
只有寂静中的促织声,
给旅人尝一点家乡的风味。这首诗的主题是,诗歌的题目鲜明地表达了这样的主题。诗人借助这一具有特征性的意象,引起对故乡动人季节的回忆;又借这一古老的诗歌意象,不仅使诗歌平添不少的韵味,更使这首诗的主题表达得更为急切,更为真实。
“旅人的鞋跟染着征泥,黏住了鞋跟,黏住了心的征泥,几时经可爱的手拂拭?” “栈石星饭的岁月,骤山骤水的行程”,这些描写在诗中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七律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诗中划横线处是本诗颔联和颈联各缺的一句,请在下面备选诗句中选出最恰当的两项,按顺序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
答案(1):(每处2分)
备选诗句:
①寒林空见日色时②尚馀孤瘦雪霜姿③雪满山中高士卧
④寒心未肯随春态⑤闻道梅花坼晓风⑥花间小坐夕阳迟请在《红梅》诗及备选诗句中,找出恰当的字,填入下表(每空只填一个字)。
构字方法 |
象形字 |
会意字 |
形声字(上声下形) |
例字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过野人家有感①陆游
纵辔江皋送夕晖,谁家井臼②映荆扉。
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③蚕饥待叶归。
世态十年看烂熟,家山万里梦依稀。
躬耕本是英雄事,老死南阳未必非。
【注】①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三月作于成都,其时陆游已被免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之职。②臼:舂米的器具。③箔:养蚕用的竹筛子或竹席,也叫蚕簸。这首诗一二联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农家生活场景?试简要分析。
诗的最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拜托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4分
答: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答: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寒夜次潘岷原韵
(清)查慎行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不知十月江寒上,陡觉三更布被轻。
霜压啼鸟惊月上,夜骄饥鼠阚①灯明。
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注]①阚:看。哪些诗句表现了题目中的“寒”字?
诗人主要抒发了深切的思归之情,诗人是怎样表现这种情感的?请简单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