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7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在学术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有人不采取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或达到了和马克思主义不一致的结论,他们仍然可以有权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是不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或评判是非的标准,那也要看各人自愿。”这反映了( )
| A.当时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理论界的真理性遭到怀疑 |
| B.当时贯彻执行“百家争鸣”阻力很大 |
| C.当时要积极深入开展“百家争鸣”运动 |
| D.当时知识分子一直不愿意“百家争鸣” |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发明者主要来自于( )
| A.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
| B.具有专业知识的科学家 |
| C.具有先进理念的政治经济学家 |
| D.具有一定实力的农场主 |
下列哪些发明使棉纺织业有可能在1830年时完全实现机械化( )
①珍妮纺纱机
②水力纺纱机
③骡机
④水力织布机
⑤瓦特研制出改良的蒸汽机
| A.①②③ | B.④⑤ | C.①⑤ | D.①②③④⑤ |
“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这些资产阶级被轻蔑地称为“爆发户”,这样的描述反映了( )
| A.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社会财富巨增 |
| B.启蒙思想的传播,挑战了封建等级观念 |
| C.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提高 |
| D.贵族生活日益腐朽 |
以下各项,属于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事物的是( )
| A.工厂 | B.工商业城市 | C.手工工场 | D.资产阶级 |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目的是( )
| A.掠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 |
| B.争取鸦片贸易合法化 |
| C.把工业革命的成果推广到中国 |
| D.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